五年制《親近大海-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設計
五年制《親近大海-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教材93 -95頁。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完成相應的統計表。
2、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分類的多樣性,體會分類統計的方法和意義,發展初步的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
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在生活中感受分類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能用統計的方法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喜歡大海嗎?老師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到海里游泳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圖片)說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 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使學生很自然的引入課題,是學生產生興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引導看圖提問題(播放課件)“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呢?”
學生仔細觀看。
師:怎樣才能知道有多少人呢?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交流。
生:數一數就知道了
生:分類數不容易數錯。
2、解決問題,對分類統計的研究。
師:那怎樣進行分類呢?
生:按男女分類、按戴不戴泳帽分類、按大人小孩分類……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分得也很仔細,那請大家想一想咱們把這些有用的人分類,對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用啊?咱們就來試一試!(出示統計表)下面請大家同桌合作按照自己喜歡的分類標準數一數,將結果填在表中。學生數數、填表,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統計激起學生感受知識的系統性,感受分類統計的多樣性,又通過兩人合作填統計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創新的機會。】
3、反饋展示。
師:同學們都已填完了,誰來展示一下你們填的統計表?(學生展示)
師:剛才大家用不同的分類標準來統計,最后得出了什么樣的結果啊?(集體交流、回答。)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說出所得到的信息,有利于學生理解分類統計的必要性,從而體會了分類統計的意義。】
4、解決第二個問題。
師:剛才我們大家統計了正在游泳的人數,你還想統計什么?
學生觀看大屏幕,指名提出問題集體交流。
師:咱們先來解決“海里一種有多少艘船”這個問題。你打算按什么標準分類。以小組為單位說說自己的想法。(本環節教師關注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獨立完成統計表,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學生在有分類統計的基礎上自主來填統計表,再次經歷了統計的過程,感受了分類統計的多樣性,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填統計表。】
三、自主練習,達標反饋。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用分類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們還能用這種方法解決類似的統計問題嗎?請大家打開課本94——95頁,自己完成。
【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了分類統計方法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來運用知識進行實踐,進一步體會分類統計的意義,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分類統計,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那學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總結,既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又可以使學生從中總結出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五年制《親近大海-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精選9篇)02-04
《大海》教學反思02-26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設計09-13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