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2 01:24:04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借助具體事例,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2.過程與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計圖在比較、描述數據中的作用,了解統計圖畫法不同對數據描述和解釋的影響。在統計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參與"愛護眼睛"的統計活動,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現的是某地區城鎮與農村各100 名學生患近視情況統計表。擬引導學生根據此表分析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引入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學習。

  重點難點: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承接第一個信息窗中的話題引人,并呈現信息窗中的統計表,引導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尋找合適的統計圖分析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引入新課。

  二、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

  1.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根據調查的問題"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怎樣",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明白折線統計圖能夠較好地反映數據的變化情況,知道選擇折線統計圖。

  2.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

  有了前面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經驗,不少學生很有可能想到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師借此基礎引導學生在格子圖上描點連線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如果學生完成有困難,可讓學生再經歷一次由“單式”到“復式”的過渡,再引人對復式折線圖的學習。

  3.觀察統計圖,進行分析和判斷。

  復式折線統計圖完成后,讓學生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及折線變化作出分析與判斷,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能明顯看出兩個量的變化趨勢)。

  三、體會統計圖的不同畫法對數據描述

  1.觀察統計圖,發現問題。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教材中根據同樣的數據繪出的兩幅不同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

  學生可能會談到第一幅圖看起來比第二幅圖更舒展些,兩幅圖縱軸上單位長度表示的數量不同,從兩幅圖上感覺到數據的變化幅度不同:第一幅圖變化較大,第二幅圖變化不大

  2.產生困惑,分析原因。

  同樣的數據,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分析結果?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討論、比較兩幅圖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從中發現第一幅圖的畫法容易給人造成錯誤的印象,即高中階視的人數增加幅度很大。

  3.得出結論。

  通過分析、比較、討論,讓學生明白:統計圖不同的畫法,容易使人們對數據的描述和解釋產生差異。并影響對事物的判斷。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題1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03-03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05-3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一线高本道 |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设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愛護眼睛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借助具體事例,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2.過程與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表達、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體驗復式統計圖在比較、描述數據中的作用,了解統計圖畫法不同對數據描述和解釋的影響。在統計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知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參與"愛護眼睛"的統計活動,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現的是某地區城鎮與農村各100 名學生患近視情況統計表。擬引導學生根據此表分析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引入對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學習。

  重點難點:

  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會用簡單復式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承接第一個信息窗中的話題引人,并呈現信息窗中的統計表,引導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尋找合適的統計圖分析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引入新課。

  二、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

  1.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根據調查的問題"城鎮和農村學生患近視人數的變化情況怎樣",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明白折線統計圖能夠較好地反映數據的變化情況,知道選擇折線統計圖。

  2.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

  有了前面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經驗,不少學生很有可能想到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師借此基礎引導學生在格子圖上描點連線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如果學生完成有困難,可讓學生再經歷一次由“單式”到“復式”的過渡,再引人對復式折線圖的學習。

  3.觀察統計圖,進行分析和判斷。

  復式折線統計圖完成后,讓學生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及折線變化作出分析與判斷,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能明顯看出兩個量的變化趨勢)。

  三、體會統計圖的不同畫法對數據描述

  1.觀察統計圖,發現問題。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教材中根據同樣的數據繪出的兩幅不同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

  學生可能會談到第一幅圖看起來比第二幅圖更舒展些,兩幅圖縱軸上單位長度表示的數量不同,從兩幅圖上感覺到數據的變化幅度不同:第一幅圖變化較大,第二幅圖變化不大

  2.產生困惑,分析原因。

  同樣的數據,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分析結果?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討論、比較兩幅圖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從中發現第一幅圖的畫法容易給人造成錯誤的印象,即高中階視的人數增加幅度很大。

  3.得出結論。

  通過分析、比較、討論,讓學生明白:統計圖不同的畫法,容易使人們對數據的描述和解釋產生差異。并影響對事物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