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課堂教學反思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課堂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二單元“物質的變化”的第二小節內容。原教材是讓學生通過混合實驗和加熱白糖的實驗,觀察實驗中物質發生的變化,總結歸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從而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對于這類構建科學概念的內容,教師稍有不慎,學生就變成填壓器,課堂成了說教課。為此在幾次試教中,我努力讓學生擁有課堂主動權,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努力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情境,其中體會很深。
一、經驗是個寶。
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概念是當前科學教育的核心任務,如何設計探究活動,如何引領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在教學前是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而學生原有的經驗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應該合理巧妙地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輔助教學。
原教材安排的第一個實驗是觀察黃豆和沙子的特點,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的特征,再將其混合,混合事物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留下樣本,通過比較分析變化,同時利用攪拌、分離物質,做更細一步的觀察比較,最后總結歸納出這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特點,從而構建形成物理變化的概念。第一次教學設計以教材的編排為基點,可試教之后,發現寶貴的四十分鐘打折了,時間遠遠不夠,聽課老師也指出這一實驗早在三年級下冊學生已經操作過,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是否該借學生的經驗來直接進入主題,由老師來演示幫助學生回憶分析。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野菊》的課堂教學反思03-19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四季》的課堂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9篇)02-01
高中化學各種物質的性質總結05-16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教學設計07-24
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教案03-20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教案設計02-01
初三化學物質的俗名總結06-10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案(通用10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