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豎琴》的教學反思
《大豎琴》的教學反思
1、借助媒體助理解
通過媒體輔助,讓學生的感官得到視覺和聽覺的觸發,幫助學生理解大橋所彈奏的曲子就是汽車喇叭聲、輪船汽笛聲的協奏曲,能夠感受到上海的美麗和巨大的變化,通過朗讀傳達對家鄉——上海的喜愛、熱愛之情。
2、注重識字顯自主
鑒于學生對識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積累,本課識字活動側重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朗讀及時鞏固。學生也能夠根據生字特點巧妙識字。
3、側重朗讀重體會
朗讀有利于學生對書面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教學中,通過個別讀、比賽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學生通過聽、看、信息的交流,對上海的變化,取得的成就有了進一步了解,感受到上海在前進,使學生心中自然而然涌起為家鄉上海而喝彩,為自己是上海人,為生活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而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4、巧用資源促豪情
教師充分利用地域資源所帶來的便利,鼓勵學生收集各種信息,促使學生了解家鄉上海這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到上海日新月異的改變,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豪情。
5、課堂教學顯活潑
教師能夠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巧妙開設活動游戲“活力體操”,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增長知識。
【《大豎琴》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