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試一試》教學評價與設計
《誰敢試一試》教學評價與設計
一堂好課,要承載的任務很多,既要理解課文的中心處,又要有課后習題涵蓋的知識點,還要有學法、寫法等方面的滲透。怎樣由一根主線貫穿,融各種要素于其中呢?王曉琳老師講授的教科版4年級《誰敢試一試》一課,是這樣做的:
1.直插矛盾主體,矛盾主體既是授課主線。
《誰敢試一試》矛盾主體是同學們都不敢擰杯蓋,小個子女生憑借勇氣和自信敢擰杯蓋,并成功了。所以授課思路體現在小個子女生與其他同學的不同之處“敢”字上,此處也是學生們讀過課文之后,最想討論,最愿意討論,最有激情和興趣討論之處,此設計緊扣學生的最佳認知點。
2.由課題切入時,滲透學法。
請同學讀課題,學生會發現是個問句,那么通過尋找課題的答案即可概括出課文的中心,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通過思索課題,進而抓到中心,達到讀懂課文的目的。此環節便滲透了學法 —— 通過思索課題的答案而讀懂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矛盾主體展開時,滲透寫法。
學語文最終的目的無外乎能說會寫,所以我們在學習課文時,不能就文學文,一定要感受作者獨特的呈文方法。《誰敢試一試》一文動作和心理描寫最有色彩,如活靈活現的動作和心理描寫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同學們都不敢擰,面面相覷的場面,也更突出了小個子女生的“敢”,即矛盾的主體。教師在授課時通過品味這段文字,感受到了動作和心理描寫寫法的好處,不言而喻在以后的寫作中學生就會自然運用,達到了學語文的最終目的。
【《誰敢試一試》教學評價與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