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途的紙》的教學設計
《不同用途的紙》的教學設計
A、教學目標
1、能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比較紙的性能,初步感知物體的性能與用途之間的相互關系。明白并不能單以這種紙具有某種特性論優劣。
2、感受到紙的多樣性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3、感受到科技的發展,使紙的用途更加廣泛。
B、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比較實驗了解一些紙的性能,并初步感知此種特性的紙適合派什么用處。
2、教學難點:自行設計對比實驗。
C、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課前注意觀察各種紙制品,并搜集起碼10種紙樣。
2、教師準備
① 不小于16K的多種紙樣,應包括餐巾紙、防干紙、瓦楞紙等。
② 玻璃片、滴管、顏色水、回形針。
D、教學活動過程
一、研究不同用途的紙(20分鐘)
(一) 研究不同的吸水性(11分)
1、教師出示餐巾紙和書寫紙,問:這兩種是什么紙?各有什么用?為什么擦臉和手要用餐巾紙,而不用書寫紙?說說你的想法(估計學生能說出原因)。教師再問:是這樣嗎?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做個實驗來證明這個想法?
2、小組討論實驗方法。估計會有一定困難,教師參與幾個小組討論進行引導。
3、各組交流所想的辦法。最后選擇1、2個比較好的進行實驗對比研究。
4、各組實驗觀察。(教師提供玻片、滴管、顏色水)
5、交流實驗情況,(劃定半個班的組)說說自己的想法或解釋。估計另半個班無需補充。
6、教師問:那么你認為這兩種紙哪種紙好?(自由發表意見)
7、教師幫助下的小結。
(二) 研究抗拉強度(6分)
1、教師出示牛皮紙和書寫紙。指牛皮紙問:這種紙叫什么紙?包東西用哪種紙好?為什么?用什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2、各組討論出一個實驗辦法并進行實驗研究。估計此實驗的設計稍容易些。
3、各組交流實驗情況(另半個班先說),進行解釋。
4、教師肯定后問:這兩種紙你認為哪種好?
5、本實驗小結。
(三) 兩個實驗的小結。(3分)
問:誰來說說通過這兩個實驗,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出不同用途的紙有其不同的特性)
二、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紙樣(15分)
1、教師:通過剛才的實驗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不同特性的紙有不同的用處。現在我們要把自己帶來的樣紙拿出來,一張張分析一下它的特性,說說它有什么用處?(教師試說幾種)
2、四人小組內每人簡介自己的紙樣。教師邊巡視邊參加。
3、抽幾個組向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在巡視過程應發現有無特殊的紙,如有,要讓學生說說。如發現不是紙,如塑料薄膜,要讓學生說說不是的原因,怎樣判別。
4、教師小結。(主要為特性與用途的關系,以及廣泛的用途。)
再問:蔡倫發明紙時,(語文課上剛學過,)紙的用處是什么?而現在的紙有多少用處?你有什么想法?(引導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紙的用途更加廣泛。教師可再介紹一些現代紙的應用。)
三、延伸拓展(5分)
1、教師演示:用一張書寫紙架空于兩物間,上面放回形針,讓大家看清能放幾個。再放一塊橡皮試試,肯定不行。
2、提出要求:用這張紙(每人發一張)架空,不加其他物品,它托起一塊比較大的新橡皮,看誰能先成功。課內不行可以課外繼續研究。
【《不同用途的紙》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紙藝》的教學反思02-0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精選16篇)10-12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