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有什么用》教學設計
《規則有什么用》教學設計
教材年級: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和規則交朋友的第2課。
教材內容分析:
《規則有什么作用》是人教課標版思品第五冊第三單元第二課。該組內容主要圍繞規則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安全和學習的保障來編排的。針對三年級兒童的特點,側重從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則入手,讓學生在體驗,觀察和對比中認識規則的意義,領會規則的重要性,樹立規則的意識,提高他們遵守規則的自覺性,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體驗規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與兒童生活相關的規則。
2、感受和了解規則在集體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3、熟悉學校規則,并能對制訂這些規則的意義進行評價、認識。
4、結合活動制定規則,體驗規則在活動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學生分析:
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活動中的規則意識不強,有的就連課堂紀律也不能很好的遵守,沒有排隊打飯的意識,只有靠學校的強化管理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從制度管理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但效果不夠好,效益是短期的。通過學習《規則在哪里》這一課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對規則有了初步的認識,體會到了規則處處都在,同時對規則的作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規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規則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對活動的參與和評論,進一步的體會規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領會規則的作用,進一步樹立規則的意識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覺的遵守各種規則,讓各項活動開展得井然有序。
媒體資源: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規則在哪里這一課,現在你們知道什么是規則呢?他又在哪里呢?
2、請看游戲:丟手絹(課件展示)
1出示課件。
2觀看后,說一說游戲中的規則是什么?
3讓學生說說活動的規則有沒有作用?
3、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規則的作用
二.新授
(一)想一想:當要舉行一項活動,或做其它的事情時,如果沒有規則行嗎?(學生討論)
(二)活動
活動一:讓學生交作業(不定規則)
活動二:讓學生上交作業(老師宣布交作業時的規則)
其規則是:每組最后一個同學傳遞給前一位同學,依次傳遞,直到傳遞到第一排的同學為止,最后交給老師,中途不離開座位。
(三)比一比,說一說。
1.以上兩組活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好?為什么好?
2.你對兩次活動的感受分別是什么?
(四)議一議
規則有什么作用,沒有規則能行嗎?
(作用: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序,不亂,能確保安全,保護公共財產等)
(五)課件展示教材48頁的插圖
1.說說圖(一、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說說那兩個同學的想法有沒有道理?
3.假如沒有規則會出現什么情況?(讓學生自由發言)
4.看看圖(三、四)
說說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對還是不對?
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三.全課總結:
1、讓學生談談有規則和沒有規則的體會。
2、強調規則的重要作用:(沒有規則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很亂,也很危險,什么事都不會成功,所以規則對我們十分重要)
四.作業布置:
1、說說你的父母為了你的學習,你的安全給你定了哪些規則?
2 、試著給教材49頁的規則分類
五、拓展延伸
調查校園中有哪些規則和規則對我們有哪些作用,并把調查結果寫下來。
【《規則有什么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