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搭積木》說課稿
一年級數學上《搭積木》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搭積木(十幾加幾的不進位加法和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搭積木》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加減法(二)》中的第二課時。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以內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是學生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要學會2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這些知識都是學習其他計算知識的基礎,對以后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系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明確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意識。③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3.重點:學會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4.難點:明確計算方法,了解計算算理。
5.教學準備:積木(教師用)、計數器(每個學生一個)
二、說學情
學生基已經可以比較準確地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十加幾的加法,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還認識了數位中的個位和十位,對數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但入學只有三個月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借助課件輔助教學,借助教具積木創設情境,借助學具小棒和計數器讓學生動手操作并學著解決數學問題。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自主探究與范例教學相結合。
學法:發現法
四、說教學過
(一)復習
1.利用卡片進行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看圖列式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3.通過填空讓學生復習11~20的數的組成。
。ǘ┨骄啃轮
1.教學課本70頁“說一說”。
。1)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探究13+2的計算方法
教師搭積木演示,學生利用計數器動手操作
。2)引導學生探究18-2的教師方法
教師搭積木演示,學生利用計數器動手操作
(3)教師小結優化算法。
2.反饋練習
課本第70頁“試一試”和“說一說”。(學生在書上和草稿本上完成)
。ㄈ┱n堂總結
。ㄋ模┱n堂作業 (學生在書上完成)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十幾加幾的不進位加法和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通過搭積木的情景讓學生仔細觀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玩中也能學數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學生沒有準備積木,我讓學生利用計數器撥一撥、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的角度理解計算的方法,通過計算進一步理解數的組成。為了照顧幾個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課堂進度稍慢,沒能滿足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所以,自我感覺課堂效過良好,但是課堂效率不高,學生鞏固練習的時間不充足。
【一年級數學上《搭積木》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03-08
關于一年級數學上冊習題09-30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幾個輪子》的說課稿(精選11篇)10-29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05-23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重點公式精選02-02
一年級數學公式11-07
一年級數學速算的比賽題02-12
一年級數學寒假實踐作業03-03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內容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