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漢字之源教學設計
語文漢字之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漢子的來歷。
2、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收集其他漢字起源的傳說故事和來歷。
3、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綜合性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了解漢字的起源及誕生。
教學難點:把握漢子的演變過程。
教學準備:把學生的小組合作成果展示在多媒體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倉頡造字》和《“冊”“典”“刪”的來歷》,了解了漢子的來歷和起源,今天我們分小組來交流學習成果。在我們的手里都有著一本書,書里有著許許多多的漢字,而這些漢字就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耍,也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著你們的眼睛;愛漢字就是愛自己的祖國。
【設計意圖】本環節首先帶領同學們回顧上一節課所學的兩篇課文內容,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小組活動,為課堂展示做好鋪墊。
二、分小組介紹漢字的起源和演變。
1、點名讓小組上臺介紹漢字的起源。(出示課件)
師生評議,進一步了解漢字的起源。
2、點名讓小組上臺介紹漢字的演變過程。(出示課件)
師生評議,進一步了解漢字。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展關于漢字起源及演變過程的概念,引導學生圍繞這兩方面來展示,進一步明確學習主題,做到目標明確、條理清晰。
三、學生展示手抄報、PPT
通過小組上臺展示所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師生評議,進一步了解漢子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設計意圖】在各小組展示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歸納整理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體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讓學生在介紹、聆聽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加深對漢字起源、漢字演變的理解。
四、小結
1、用自己的話復述《倉頡造字》的故事。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漢字的起源,漢字的來歷,感受到漢字的有趣和神奇,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要繼續探索漢字的奧秘。
3、作業
喜歡讀書的同學,找有關漢字的書來讀一讀。
查找還有哪些漢字的造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課堂展示,小結本節課的收獲,要求學生課后要善于觀察,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繼續為掌握漢字相關知識打好基礎。
板書設計:
漢字之源2
小組合作學習
【語文漢字之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遨游漢字王國》優秀教學設計03-16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