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范文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范文
靜下心來,再次認真地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
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下面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語文課程概念更加明確。《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強調了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二、凸顯識字與寫字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標》在四個學段都對“識字量”“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提出要求,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從寫字姿勢到每個學段的要求各個學段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還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建議有條件的地方教會學生用鍵盤打字。
現在人們對字的書寫的確令人擔憂。大街小巷的廣告牌上,孩子們的作業里錯字、別字隨處可見。孩子們寫字的態度也不夠端正。如:對寫錯的字,馬虎涂改,不喜歡尋找錯的根源。這些種種的現象,都告訴我們要從一年級開始重視寫字教學。
三、閱讀要求更加貼切
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有。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是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背優秀詩文。
四、習作教學強調與兒童生活的聯系。
《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樂于寫作和表達,注重發展個性,注重打好基礎,降低了寫作教學要求,不再要求小學生“會寫簡單的記敘文”。中年級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高年級僅僅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和“能根據習作內容的需要,分段表述”。這些都比過去低了。作文的本質在于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習作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自由表達真情實感,扎扎實實打好作
五、綜合性學習更貼近現實生活。
綜合性學習要求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新課標,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一定要解放思想,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于探索,勇于創新。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數學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3-20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02-24
泌尿外科標準護理計劃10-16
新課程實施工作計劃范文(通用11篇)08-23
小學語文期中總結范文5篇02-04
關于標準化成果報告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