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班總結范文
根據黃河口新農校的安排,9月21-22日農技師培養人才計劃畜禽養殖專業第一期培訓班在學校5樓報告廳舉行。準備充分,組織合理,授課專家貼近實際,參訓學員學習認真努力。現將培訓學習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期畜禽養殖專業培訓班,家畜養殖專業和家禽養殖專業各培訓一天,共有368名學員參加培訓。培訓實用有效,富有特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培訓組織井然有序
開班之前,教學組對學員按專業和所在鎮(街道)進行了分班,并安排了班主任,明確了班主任職責。教學組和畜牧局協作,聘請了授課專家,制定了課程安排。在綜合組發了畜禽養殖專業開班的通知以后,教學組又安排專人與各鎮(街道)聯系,確定了領隊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學員到校以后,教學組安排班主任和工作人員全程陪同,確保了培訓順利開展。
(二)班級管理獨具匠心
農技師培養人才計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每一個專業都需要經過多次培訓之后,才能參加縣里的考評定級。所以,為了便于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學校組織管理,對學員進行了分班,并制定了按班級進行管理的制度。
為了這次培訓,職教中心從在職教師中公開競聘了6名認真負責的教師作為班主任。在培訓中,他們組織學員、組建班委、維持秩序,使得培訓工作有條不紊、效率大增。
班級管理制度是黃河口新農校教學組為提高培訓質量的一項創新舉措。它讓學員找到了歸屬感,可促進學員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同時便于學校及時全面了解學員情況,提高組織管理水平。
(三)專家授課貼近實際
9月11日上午的授課專家是縣畜牧局的技術員邱青瑞,所講授的內容是《肉牛育肥技術》。下午,聘請的專家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高級畜牧師、山東省原種豬場場長張安志,講授的內容是《種豬的飼養管理》。兩位專家培訓經驗豐富,課堂教學注重結合實際,深受學員歡迎。
9月12日上午的授課專家是東營市畜牧局的農業推廣技術研究員馬考成,他講了《蛋雞飼養管理與疫病防治》。下午的授課專家是東營市畜牧局的高級獸醫師趙同法,講授課題目是《肉雞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技術》,他們都有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并且是當前東營市家禽疾病防治方面的權威。他們講授內容來自生產一線,課堂教學注重互動,學員反響熱烈。
(四)學員參與踴躍積極
參加家畜養殖專業培訓的學員有223名,參加家禽專業培訓的學員有145名,涉及到了全縣各個鎮村的畜禽養殖產業大戶。許多學員早早就來到了學校,等候專家上課。課堂上,學員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踴躍參與討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二、經驗與教訓
(一)班主任要有更加清晰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兩天的培訓中做了許多服務性的工作,并且為融入班集體,班主任和本班的學員一塊就餐。但班主任還有另外的一項重要職責,那就是管理。在這一方面班主任還做得不足。要想取得優異的培訓效果,班主任就要嚴格管理,一絲不茍。首先,要保證課堂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其次,要保證班級組織和制度完善,順利開展班級活動。最后,要保證學員信息齊全,檔案完備。
(二)培訓課程要更具有針對性
在家畜養殖專業中,有190名學員養豬,有31名學員養牛,有2名學員養兔子。在家禽養殖專業中,有125名學員養雞,但也有少量的學員養鴿子和肉鴨。目前我們的培訓主要針對了養殖戶比較多的項目,在家畜中側重了養牛和養豬,在家禽中側重了養雞。這樣人數較少的養殖項目,并不能從培訓完全受益。所以,要想使培訓更受歡迎,就要細化培訓內容,使之適應不同的人群。
(三)加強培訓“流程”建設,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組織者,通過參與培訓工作,我們意識到了自己工作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也了解到了學員真實的需求。我們把這些信息融入到培訓工作各個環節的要求之中,不斷加以完善,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改進工作,提高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強化班級管理制度
從實踐中來看,采用班級管理的形式能明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培訓質量,并受到學員普遍歡迎。所以,對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在以后的培訓中繼續實施。
(二)強化鎮(街道)工作人員帶隊制度
本次培訓,各鎮(街道)都派了一名工作人員作為領隊。 他們不僅起到了組織學員的作用,而且能夠把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回所在鎮(街道),為下一次培訓提供經驗。
(三)強化培訓課程針對性
培訓內容要與學員所從事產業相匹配。可提前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安排,學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時間進行培訓。
【畜禽養殖班總結】相關文章:
養殖節能降耗總結范文03-18
青蝦養殖技術要點02-21
實驗兔養殖報告02-15
貉子養殖可行性報告模板07-27
青蛙養殖的可行性報告范文03-08
孔雀養殖前景可行性報告02-17
有關蛇類養殖可行性報告02-10
《我愛我們班》教學反思總結02-23
正職領導干部的進修班總結范文04-28
高原冷水魚養殖可行性報告范例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