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寫法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寫法
1.標題。
。1)綜合分析報告的標題,一般包括單位名稱、時間和分析內容。如《XX公司二00七年上半年財務分析》。
。 2)專題分析報告的標題,一般是揭示分析的內容或范圍。如《加強商品購銷過程中的經濟核算》。
2.正文。
。1)開頭。一般是運用幾個基本數據概括地介紹生產或銷售的基本情況,或概述分析的課題、目的和意義等。
。2)主體。這是分析部分。分析要根據目的要求,緊扣主題,結合具體情況,圍繞重點安排內容。一般寫法是:
①介紹情況。主要是介紹分析對象的情況,包括基本情況的文字說明和具體數字說明,如指標、百分比、有關數據等。
、谶M行分析。就是依據國家的政策和經濟規律,運用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動態分析法等方法。對有關數據進行數學運算推導,或對有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作出評論,產生結論。
A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對比法”、“指標對比法”、“對比分析法”。它是將兩個以上具有可比性的數字加以對比,從而顯示此事物與彼事物的聯系和差異,暴露問題,為進一步查明原因而設法改進提供依據,指出方向。因為事物的好壞、得失、成敗、先進與落后、節約與浪費等,都是相比較而言的,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才能見是非、知高低,這是人們認識事物最直觀的方法,也是經濟活動分析的起點和最重要的方法。
比較是為了找差距,挖潛力,通常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1)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這種比較有助于檢查計劃執行情況,顯示問題的所在,找出分析的方向。
( 2)現在(實際)和過去(同期)對比。“同期’,有時指上年同期,如今年的一季度比去年的一季度;有時指同年的上期,如今年的二季度比今年的一季度;偶爾還將分析期與本單位同期歷史最高水平相比。這種比較有助于揭示發展變化的方向與趨勢,反映內部蘊藏的潛力。
(3)本單位指標與先進單位指標對比。既可以與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對比,也可以與國際上一般水平或先進水平對比。
運用比較法要注意可比性,即對比的項目具有時間、范圍、內容、計算方法的一致性。
B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將某一綜合問題或指標分解為若干相互關聯的因素,通過研究和測定這些因素判定出對這一綜合問題或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構成成本的各個因素進行分解,測定每個因素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并分析其原因,采取進一步改進的措施。
因素分析法包括簡單因素分析法、連鎖替代法和連鎖替代法的簡化形式。
連鎖替代法又叫連環替代法、順序式因素分析法。計算的時候,先把影響某一指標變動的諸因素排好替代順序,然后,依次一個一個因素替代,以確定各因素變動所造成的影響數。
3.結尾。
結尾部分根據前面的分析,應對取得的成績,探討如何進一步鞏固提高;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具體措施或建議。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寫作要求
。ㄒ唬┝私馍a經營的實際,掌握和運用各種資料
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是寫好報告的首要條件。資料又是寫好報告的重要依據。資料有核算資料、計劃資料、定額資料,企業歷史資料和國內外同行對比資料。這些資料來自計劃、報表、賬目、憑證及其他書面材料。寫報告時必須充分掌握這些資料。
(二)必須重在“分析”
收集占有資料是寫報告的第一步,是基礎,不可忽視。但有了資料,還得利用資料說明問題。這就得分析資料,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份好的分析報告就是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運用科學分析方法,分析出影響數據指標變化的因素及影響的程度、變化的原因,從而總結出經濟活動的發展規律,為企業的經營作出決策。
。ㄈ┖暧^分析與微觀分析結合
在國民經濟的整個系統中,各種因素,各類經濟指標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任何一個企業都必定要受到市場這個大背景(宏觀)的影響。所以撰寫者要立足全局,把握宏觀。在知曉并透徹理解國民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下,對本企業的經濟活動狀態作微觀分析。這樣,分析報告才能成為指導本企業經營活動的指導性文件。
(四)檢驗性與指導性結合
檢驗性就是在分析報告中,要對本部門、本系統執行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方針進行檢驗,檢驗執行財經制度、財經紀律的情況,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利潤指標完成情況、原材料消耗情況及設備情況。通過檢驗,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措施。
指導性就是對企業未來工作的指導。通過分析經濟活動,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長處與短處,成績與不足,以便指導以后的工作。
【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寫法】相關文章:
關于調研報告的寫法03-19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億以上數的寫法》教學反思09-25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2-15
empb報告02-16
報告格式要求04-04
心理報告格式06-01
solidworks報告精選范文02-16
關于報告的格式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