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公有制經濟發展計劃范文
企業公有制經濟發展計劃范文
1、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縣出臺的各項扶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營造適合于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加速發展的良好環境。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2次政策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工作,組織非公有制企業對主要職能部門開展行風評議,進一步整治和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組織開展非公有制企業減負治亂專項治理工作,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發展。
2、優化產業結構,為非公有制經濟拓寬發展領域。
從我縣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取向看,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農業產業化、小城鎮經營性基礎設施,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后勁的策略。通過出臺新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到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中來,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投資興辦涉農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業、儲藏業、營銷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這樣,既發展壯大了非公有制經濟,又促進農民在產業化多環節中增收,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
3、創新經營機制,為非公有制經濟增添發展活力。
個體私營企業要想求生存,謀發展,必須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機制。首先要創新管理,依托資源優勢,積極投入到農產品深加工中去,創新管理模式,強化企業管理,真正把特色產業及品牌做精、做強,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次要創新機制。要堅持產權制度創新,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4、打破制約瓶頸,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發展后勁。
制約我縣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人才、資金、技術三個方面。
(1)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積極引進人才。要不斷強化人才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因素的認識,引導個體私營業主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從更寬廣的區域、領域以提供更為優惠待遇的承諾,引進我縣經濟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這是目前解決緊缺的高素質科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徑的辦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訓。積極組織個體私營業主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利用各種方式全面提高經營者管理水平,提高全體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創新意識。
(2)進一步加大融資招商力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要在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資金來投資興業,鼓勵和組織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去參加國家、自治區、市舉辦的經貿洽談會和招商活動,對于與外來企業合作成功的,按照《弋陽縣招商引資獎勵與處罰辦法》給予獎勵。同時,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作用,對財政預算的發展中小企業扶持資金,要專款專用,要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和企業資金參與,增強信用擔保能力,幫助解決小額度周轉金借貸難的問題,從而降低金融部門的借貸門檻。不斷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向社會的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資體系。對于本地投資興辦的工業項目應享受與外來投資者同等優惠政策及獎勵。
(3)進一步加大技術服務力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服務。要逐步建立起市場運作、政府扶持,覆蓋全縣的科技服務體系,鼓勵科研機構和人員興辦一批技術服務機構,大力發展技術咨詢、技術評估、技術信息等技術經紀業,向非公有制企業提供價格比較低廉的技術服務,同時,積極幫助、協調前景廣闊的企業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開展技術合作,研發新產品,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縣財政要安排科技三項經費,用于扶持非公有制企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工程技術研發和技能創新,提高企業科技含量,逐步實現傳統加工型向科技型轉變。
5、健全服務體系,為非公有制經濟搞好發展保障。
采取民辦官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商會、企業協會等機構積極開展面向非公有制經濟的創業輔導、企業診斷、信息咨詢、投資融資、產權交易、技術支持、人才引進、人員培訓和法律咨詢等服務。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個體私營科技人員職稱評定、科技成果鑒定等方面制度,促進個體私營企業科技進步;要建立健全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醫療、養老保險等制度,完善社會保障。要成立中小企業維權中心,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企業公有制經濟發展計劃】相關文章:
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報告08-01
銷售人員個人發展計劃3篇03-29
體育局創新教育發展計劃范文03-19
個人工作定位思路及發展計劃(精選10篇)03-18
學生會團學聯發展計劃(通用8篇)02-29
教研室年度發展計劃(精選5篇)04-20
高校教師個人發展計劃(通用13篇)03-25
語文教師個人發展計劃范文3篇07-04
體育教師的個人三年發展計劃(精選13篇)07-14
鄉鎮全年服務業經濟的自評總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