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解難題惠民生總結
社區解難題惠民生總結
坐落在**街道**湖畔的**文姜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地點,雖然緊鄰車水馬龍的泉水路,卻不失是一處優雅靜謐的花園式單位,草木崢嶸,花朵斗艷,辦公環境整潔明亮,工作人員務實認真。
自本屆社區兩委班子上任以來,**文姜社區的發展在歷任兩委班子工作的基礎上,可謂是一步一個新臺階,穩扎穩上。舊村改造每年都有新工程,社區面貌每年都會增添新妝容;社區管理愈加規范,工作人員團結一致,每個人都把百姓和責任放在第一位;百姓的福利越來越好,百姓的笑容也越來越甜。然而,在這幸福和諧的背后,經歷了多少困難與波折,社區的帶頭人、兩委成員和工作人員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心血,甚至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遇時,也是硬著頭皮迎難而上,力爭工作面面俱到,不脫不漏。
不經一番“北”風寒,焉得梅花撲鼻香
205國道提升工程是我區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我區道路建設水平。正應了一句老話,好事多磨,在205國道樂疃路口拓寬工程建設這個環節,出了個插曲,而且這個插曲一出就停留了十幾年。兩家個人商用的場所按照道路建設規劃需要拆遷,導致了這兩家經營業主的不滿與不合作。道路提升是“大家”的事,而拆遷會暫時影響到“小家”的利益,怎樣協調好“大家”與“小家”的關系就落到了**文姜社區這個“管家”的身上了。為了盡快拿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文姜社區兩委成員在不影響拆遷戶正常生活的基礎上,三天兩頭跑到他們的家里軟磨硬泡,“軟”是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與生活,平撫他們的情緒,“硬”是語重心長地跟他們講政策講道理。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高長友是個急脾氣的人,但是面對拆遷戶不滿的情緒卻從來沒有紅過臉,他說:“人家辛辛苦苦做生意不容易,叫誰誰都心里有個坎兒。”但是修路是“一大家子”的事,高長友都已經記不清進過人家幾次門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協商了兩周后,兩家業主終于同意簽訂拆遷協議。兩周的時間,解決了十幾年未解決的一個老難題,目前,650平方米的房屋基本完成拆除,205國道樂疃路口拓寬工程正有序進行中。
家事縱有千頭緒,兵貴“神”速萬事扛
位于**文姜社區的文姜小區是1991年開發的舊村改造工程,1992年建成。建成后,隨著搬進小區的居民越來越多,舊時小區自己燒的鍋爐承載能力也越來越差,于是很多居民干脆就自己燒起了煤爐取暖。高長友一上任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覺得這個樣子住樓房和住平房有什么區別,于是他帶領社區兩委成員話不多說先把暖氣的事情給解決了。又隨著時間的遷移,周圍更好的住宅小區的建成,文姜小區由于開發較早顯得有些失色。社區兩委成員們看在眼里,二話不說,協助街道共同進行文姜老舊小區改造。可是改樓要比新建難,光小區的亂搭亂建就好多處,都是些老居民了,這家好拆那家就難拆。社區兩委成員立馬召開樓長會,挨家挨戶下通知,動員居民自行拆除亂搭亂建。張貼《致文姜小區廣大居民的一封信》60余份,入戶發放《敬告》50余份,拆除亂搭亂建50余處,清運垃圾300余噸。目前,文姜小區升級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小區拆遷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街道計劃投資220萬元,對小區內道路進行改造硬化,高檔次綠化,建小游園,對部分地下管網進行改造維修,弱電下地,對小區內居民樓進行立面整治粉刷,對部分舊墻體進行改造,建設休閑娛樂設施。
埋“頭”苦干少納言,百姓心聲心里裝
一向少言低調的高長友曾和社區兩委成員說過一句話,“我們工作就是一件事,為民謀福利”,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催生了**文姜社區工作人員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工作方式。社區為60歲以上無勞保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社區退休金100元,并保證每年遞增10%,每逢節假日發放100元購物卡;為身患重病的困難居民發放大病救助金3000元,長期患病的困難居民每月發放救助金100元;70歲以上的老人每季度發放10斤雞蛋……此外,該社區還拿出了更為新穎的財政惠民方式,去年10月份,社區通過舊村改造增加的集體收入,在必須的社區建設和辦公開支外,將盈余的50萬元以現金的方式分給戶口在該社區的居民手中,平均每人300元,讓社區居民實實在在地享受“財政分紅”。
目前,**文姜社區鳳凰苑舊村改造一期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中,計劃建設住宅樓7棟,5棟在建,16戶居民的拆遷工作無障礙進行,百姓爽快地支持工作,與社區所有工作人員的為民實干苦干是分不開的,就像是每天社區八點上班,但是七點半就可以看到全體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一樣。
【社區解難題惠民生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社區矯正對象期滿解教總結范文02-01
衛生民生工程宣傳總結四篇02-24
《惠崇春江曉景》教案03-20
民生心得體會(精選13篇)06-15
《進學解》教案(精選6篇)01-31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常用公式總結12-07
游惠山古鎮感想(通用13篇)07-18
庖丁解牛《莊子》教案03-05
社區婦聯工作總結精選03-19
社區團支部的工作總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