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上冊《大樹和小草》說課稿
三年級科學上冊《大樹和小草》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植物”第三節《大樹和小草》。
2、教材分析
本節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植物”第三節的
《大樹和小草》,是小學生剛接觸《科學》的前端部分。在前幾節課,學生已經初步的了解到了植物的一些初步特征,但還是不透徹。學習本節內容,可使學生對觀察、分類的方法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
利于學生順利完成知識的梳理,為學生學習以后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書中伴有許多圖片,簡潔易懂的文字,這些內容是學生建立對靜態的多種事物進行分類觀察的意識以及逐步形成具有分類的能力并養成分類的習慣。
本節課是以觀察、比較為主,適合學生初步進入科學課堂、初步認識自然的一般步驟。通過學生觀察、對比、分類實驗,逐步的了解到大樹與小草的不同點與相同點,初步認識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概念以及較淺特征區別。
二、說學生
1、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是很懵懂,形象的意識占主導作用,抽象的意識還模糊,但是思維很活躍,通常思考不是很全面,但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很強烈,易被新事物吸引,老師應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習得更多知識、能力。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認識到小草與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了解大樹與小草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實地觀察,能記錄小草與大樹的特征,比較小草與大樹的不同。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小草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狗尾草若干、榆樹枝;學生準備:白紙、
四、教學重點:
比較大樹與小草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難點:學會對小草進行詳細的觀察。
五、教學方法
演示法:教師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了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小草和大樹,學生對直觀事物比較敏感,對它們充滿好奇,有意識的驅使自己去學習;
觀察法:通過對植物的直接觀察,使學生可以從“想象回憶”轉變到可見的有據可循的學習方式上來,便于學生更快更好的說出他們的特征及區別,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靜態與顏色美麗的事物很新鮮,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加以有教師從旁指導,更加喜歡學習;
談論法:學生間的交流使學生們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也使學生們的思想從只局限于自己,到有意識的交流意見得出理性結論習慣的轉變,每個人看同一個問題的思維不是完全相同,因此,聽聽別人的意見和結論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開擴。
六、教學過程
1、謎語引入
“小家伙毛茸茸,風中搖搖晃又晃,好像狗的小尾巴”猜一植物。(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下一步觀察狗尾草做鋪墊)
2、觀察狗尾草
把學生分成小組,拿出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狗尾草,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討論狗尾草的特點,并且畫出狗尾草,各組總結匯報。(以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觀察狗尾草的特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對比觀察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榆樹的樹枝,通過與狗尾草的對比,各組討論找出不同之處,聯系生活實際得出大樹與小草的特點。
4、探究
提出木質莖和草質莖,通過榆樹枝和狗尾草的對比得出大樹和小草各自的特點,一起探究一下什么是木質莖什么是草質莖。然后根據他們探究的結果等等,給學生說出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的初步概念。
【三年級科學上冊《大樹和小草》說課稿】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觀察物體》說課稿02-16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通用10篇)09-17
人教版美術二年級上冊風來了說課稿03-26
二年級數學上冊《角與直角》的說課稿03-08
二年級熟悉上冊《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10篇)06-26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的工作總結02-22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的理解和小常識04-11
三年級上冊課外閱讀計劃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