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糖到哪里去了》說課稿范文
鄂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糖到哪里去了》說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糖到哪里去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節課作具體闡述。
一、說教材
本課是鄂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13課。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通過做水的溶解性實驗,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品,比如糖和高錳酸鉀等,從而知道什么叫溶解現象。并探究如何加快物體在水中的溶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溶解現象”,難點在于加快物體溶解有哪些方法,以及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溶解現象作出解釋。
四、說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特點,我主要采取教師引導,讓學生分組親手做實驗,通過自己觀察溶解過程來理解“溶解現象”。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擬分兩個部分進行,即研究什么是“溶解現象”和研究如何加快溶解。
1、研究“溶解現象”
(1)觀察現象,提出問題。
①觀察白色砂糖是什么樣子的。
、谟^察砂糖在水中的變化情況:把砂糖放進水中,漸漸地砂糖的小顆粒就看不見了。學生在觀察砂糖的溶解時,會使用各種感官。因此及時提醒學生:當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質時,千萬不要去嘗。
③根據現象提出問題:糖到哪里去了?
2、對問題作出推測(估計有幾種說法)
、倩耍虎诘剿锶チ耍虎圩兊煤苄,到水里去了;④變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3)設計實驗
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測,設計實驗。課前教師準備好有顏色的物體(高錳酸鉀)代替砂糖進行實驗。
。4)做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提醒學生用一小粒高錳酸鉀放入水中,不攪拌,靜靜地觀察一分鐘,觀察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導說出:顆粒周圍有紫紅色的像云霧一樣的物體向外擴散,用木筷攪一下,擴散加快,最后一杯水全部變成了均勻的紫紅色。
。5)得出結論
總結高錳酸鉀在水中發生的變化:
它的顆粒變成了什么樣子了?它到哪里去了?
引導學生說出:它的顆粒在水中變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勻地分散在水中。
。6)運用知識
將事先準備好的砂子、粉筆、食鹽、面粉、方糖、味精、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觀察,哪些溶解了,哪些沒有溶解,并在表中記錄實驗觀察判斷的結果。
2、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盡快溶解。
。1)使一塊方糖在水中能盡快溶解。
①用熱水;②先研碎,再放入水中;③攪拌;④同時使用上述三種方法等。
(2)交流實驗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3)課外拓展
觀察更多的溶解現象。
【鄂教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糖到哪里去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鄂教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03-19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鄂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03-20
鄂教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