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有趣的家鄉風情》教學反思
品德與社會《有趣的家鄉風情》教學反思
兒童的社會生活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進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課標也倡導通過學習者的自身體驗來學習。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生活經驗持續不斷發展、改造和推進的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
。1)從教本走向人本 我依據自己對課程的認識、文本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求,努力使課程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體驗、感受與探究,為此對教材進行再創造,不局限教材設計構想,讓學生暢談熟知的家鄉人的生活習慣、節令習俗,欣賞感興趣的戲曲藝術,使教學成為學生社會經驗不斷發展的過程。
(2)注重教學的實施過程 對于學生來說,受教育和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生活,我們的教育應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發展。課前,我布置學生觀察、搜集、了解相關知識,在這個發現、思考、辨析的過程中,擴大了知識面。課堂上,大家暢所欲言,在教師指導下,孩子們培養了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并且開拓思維,獲得了根據所學知識和掌握的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與提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課堂上我注重學生情感的參與,使學生言其所想,讓他們認識到家鄉的美好,產生熱愛家鄉的美好體驗。得到情感上的觸動和提升,并且主動為建設家鄉,推廣家鄉文化貢獻力量。孩子們通過教學所得又回歸生活,提升了對生活的認識與態度。
【品德與社會《有趣的家鄉風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科學《有趣的磁鐵》教學反思(通用15篇)07-16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走進美麗的家鄉》教學反思(通用7篇)09-24
初中思想品德聽課感想反思09-14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