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一年級音樂的教學計劃范文
第二學期一年級音樂的教學計劃范文
一、學段目標:
1、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2、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3、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4、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畢竟相處一年了。大部分的學生已經逐漸養成了一些音樂課的習慣:包括正確的坐姿、安靜地傾聽、整齊自然的歌唱。不僅如此,他們還對音樂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周的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大多數學生愛唱愛跳,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對音樂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想象力豐富。在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作品時,他們能夠根據歌曲情緒表達,還能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舞蹈,非常的可貴。班級中的部分學生已能識讀簡單樂譜,但多數學生對這一塊內容掌握還是較弱的。由于新課程有相應的配套教學光盤,平時上課大多使用課件,經常地聽音樂學習歌曲,使得學生的節奏感、合拍能力加強了,學生跟著音樂唱卡拉OK非常輕松。但在進行齊唱時,有的學生好表現,經常會大聲演唱,缺乏氣息支持,影響了音樂的美感,老師需要時常提醒他們與小伙伴的相互配合協作。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學生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歌曲,每學年背唱歌曲4-6首。
3、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
4、認真聆聽欣賞曲,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5、初步了解簡單的音樂知識。
6、能夠選擇學過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7、政治思想方面: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激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愛國主義情感,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遇事多動腦筋和同學友好相處,關心他人,從小養成環保意識,熱愛科學技術。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難點:即興創造活動。
五、教學對策:
1、繼續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繼續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學具準備、舉手發言等)作為音樂評價之一,期末采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進行考評。
2、深入學習“新課標”、“音樂課程標準解讀”,熟悉本冊教材,對教材內容、編寫意圖做到心中有數。針對本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期教學計劃。
3、機動靈活的選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教材,以“學生發展為本”設計教學過程,備好每一堂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一切音樂教學活動不強求一致,允許學生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4、課中調動一切教學手段,盡量把課上得生動有趣,真正吸引孩子注意,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后,認真反思教學,寫好教后記,及時改進教學。
5、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想,與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盡量制造輕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到音樂基礎知識、技能。
6、加強實踐與創造。平時多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鍛煉孩子們的膽量,但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多‘鼓勵’,少‘批評’,樹立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
7、對于學生的音樂評價,考慮到他們的身心特點(愛玩、好動、好奇),通過“愉快的冬令營”活動展開,讓學生在“障礙滑雪”(拍擊節奏)、“冰上芭蕾”(跳集體舞)、“篝火晚會”(背唱歌曲)、“雪橇音樂”(聽辨歌樂曲主題)、“編創旋律”五項內容中,輕松快樂地進行測試,了解本學期自己音樂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
8、加強綜合與滲透,即融入其它學科知識,真正體現學科間的的綜合。
9、平時,多上網、多查看有關音樂教育的雜志、文刊,了解教育新動向,不斷給自己充電;多向同科目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學生真正愛音樂、愛上音樂課。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1課
1、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
2、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第2課
1、通過聽《在鐘表店里》、《調皮的小鬧鐘》,唱《時間像小馬車》、《這是什么》,感受音樂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編創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編創節奏等音樂實踐活動。
第3課
1、通過聽《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鵝舞曲》,唱《小紅帽》、《有一個人在林中》具有童話色彩的音樂和歌曲,感受、體驗樂曲輕快活潑的情緒。
2、結合鍵盤認識“d、r、m、f、s”五個音,并能準確的認唱。
3、主動參與編創動作表現歌曲,填唱名、選擇打擊樂等音樂實踐活動。
第4課
1、通過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唱《多么快樂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則》,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2、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煉自己的節奏感和內心聽覺及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3、能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第5課
1、通過聽《勞動歌》、《海娃的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理解勞動的喜悅與快樂。
2、結合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l、si、d的位置,并能準確認唱。
3、能主動投入編創歌詞、編創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第6課
1、聽《鳥店》、《袋鼠》,唱《我的小綿羊》、《小袋鼠》,感受音樂表現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突出本課主題“可愛的動物”,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2、通過編創動作、歌詞,嘗試模擬鳥叫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第7課
1、通過《百鳥朝鳳》、《小樂隊》,唱《快樂的音樂會》和《嗩吶配喇叭》,理解人與自然的主題,感受民族樂器的音色,及歌曲《小樂隊》的趣味性。
2、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3、能為歌曲編動作,用七個音編創旋律,表達自己的情感。
第8課
1、通過聽《阿細跳月》、《歌聲與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倫達》,感受中外民族民間音樂,理解本課主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
2、能主動參與聽、唱、舞的音樂實踐活動,表達自己愉快、歡樂的情感。
3、能準確地為歌曲打節奏和用打擊樂伴奏,積極參加探索聲音的游戲,主動與他人合作。
第9課
1、通過聽《龜兔賽跑》,唱《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3、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
第10課
1、通過聽《窗花舞》、《晚會》,唱《小拜年》、《過新年》,感受音樂所表達的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積極參與編創旋律,用打擊樂表現過新年的氣氛、自編表演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
復習
1、通過測試,了解學生本學期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
2、通過測試,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第二學期一年級音樂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第二學期的教學計劃(精選16篇)06-24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學期美術教學計劃04-04
小班第二學期班務總結范文03-28
第二學期少先隊的工作總結03-20
第二學期小學語文一年級期末復習題試題試卷03-19
關于團委第二學期的工作總結03-20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工作計劃(精選7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