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課文教學反思
《永生的眼睛》課文教學反思
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課前展開調(diào)查訪問、搜集資料,了解到捐獻器官在中國面臨著重重困難,身邊的許多人不愿意捐獻器官導致器官供體嚴重缺乏,患者的迫切需求與器官來源十分緊張形成重大的矛盾。有了這樣的感受,再來學習課文,學生自然會對琳達一家人產(chǎn)生無限敬佩之情。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的前提下,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訓練學生把握關(guān)鍵,突出重點,整合、梳理自己獲取的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
教學結(jié)束后,以教材為依托,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確立探究的主題,從解讀文本成為“讀者”到感悟課文成為“學者”,最后提升認識成為“作者”的過程中多側(cè)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語文的魅力。從而訓練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
【《永生的眼睛》課文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05-31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
棉花姑娘課文教學反思(精選21篇)10-14
課文《手指》優(yōu)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設計09-13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