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反思
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反思
文中第二自然段寫的是張飛和劉備對待諸葛亮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張飛嚷著要用繩子捆來,劉備生氣責備。劉備為什么“生氣地說:‘你一點也不懂尊重人才……’”?什么叫尊重人才?怎樣才叫尊重人才?諸葛亮是人才嗎?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如果學生不明白,就無法理解當時劉備為什么“生氣”。那怎樣幫助學生解惑呢?在教學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仔細讀書,從課文中找到“人才”的解釋——文中第四自然段,進而觀察劉備是怎樣對待人才的——文中第三自然段“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同諸葛亮見面”。最后,回到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再去解答先前的種種疑問。此時,學生對此處劉備的虔誠、張飛的粗魯已能把握的入木三分。 文中寫劉備第三次見諸葛亮時,表現得極為虔誠,總是“輕輕的”。
(1)到諸葛亮的家后,劉備“上前輕輕敲門”。此時,劉備并不知道諸葛亮在睡覺,除了說明劉備一向有這種好習慣望,更能說明文章后面的他和諸葛亮之間的“魚”“水”情誼,心有靈犀。
(2)當得知諸葛亮正在午睡后,“劉備輕輕地走進去”,等候諸葛亮,則是進一步寫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3)等候多時的劉備終于等到諸葛亮醒了,于是“快步走進”草堂。既說明劉備求才心切,也隱含著劉備怕耽誤諸葛亮的時間之意,充分表現了劉備對人才的尊重。
【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棉花姑娘課文教學反思(精選21篇)10-14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