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

時間:2024-09-23 02:28:03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安排部署,對黨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建設新農村,基層組織是關鍵,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必須著力“五個創新”。 創新支部工作領導模式。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如何實現支部工作與經濟工作良性有機互動,成為村級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一要創新組織設置。堅持“產業集中、行業就近、突出特色、利于管理”的原則,打破組織設置行政化傾向,探索按照產業鏈條、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的形式,積極推行“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支部+信合+協會”等模式,根據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引導建立專業協會,在協會中建立黨組織,使基層組織設置更加符合農業和農村工作實際,符合廣大農村基層黨員的愿望和要求,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抗御風險的能力。

  二要創新管理方式。隨著農村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尤其是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黨員流動性增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按照黨員特長和服務功能設置,在務工人員聚集地建立,實現黨員“無縫覆蓋”,使黨的組織形式與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

  三要創新領導方法。村級黨組織必須樹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觀念,在領導和實施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規劃、引導、協調、服務職能,抓大事、謀大局、促發展,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親民,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行為為民,以豐碩的工作績效富民,盡快由大包大辦、行政命令的指揮決策型轉變到協調服務型領導上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為各類經濟組織和農村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積極高效的服務上來,扎扎實實抓好以農田水利、道路交通、教育衛生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以主導產業基地培育為重點的產業發展引導,以“五星級”創建活動、弘揚“孝道文化”為重點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重點的民主法制建設。

  創新基層干部選育機制。

  “政以業興,村以才治”。目前,村干部隊伍普遍存在年齡偏高、文化素質和領導發展經濟能力與農村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現象,而農村留守的大都是“386199”人員,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迫在眉睫。一是堅持選育標準。要始終堅持圍繞發展選人用人,緊扣發展主題,突出發展第一要務,把關鍵的人選到關鍵的崗位作關鍵的工作,把那些“組織能力強、奉獻精神強、作風公道正派”的人選拔到村“兩委”班子中來,選好領頭雁,才有群雁飛。二是擴大選育視野。抓好“雙向培養”,努力把退伍回鄉青年、外出務工返鄉創業人員、農村發展能人等發展成為黨員,把農村黨員培養成為致富能手;有計劃地從鄉鎮、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村任職,改善基層組織文化結構和年齡結構,發揮“鯰魚效應”,激發基層組織的整體活力,提高基層組織領導發展的能力。三是創新選育方式。當前,農村組織形式多元化,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關系復雜化,社會組織和成員關系由行政歸屬向利益歸屬轉變,行為導向由政治推動向利益驅動轉變。這就要求我們在選人時要順應這種變化和需求,大膽推行“村支部”(居委會)班子黨內直選,擴大黨內基層民主,落實普通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讓群眾根據自己的意愿推選自己的領頭人。四是抓好干部培訓。把農村黨員干部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總體規劃,整合黨校、行政學校、職業技術學校等培訓資源,實行分層分類培訓,提高分析判斷復雜局勢、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整合社會資源、有效進行社會管理的能力,做好群眾工作、疏導群眾情緒的能力,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從財政轉移支付、留存黨費中預先安排專項資金,解決村黨員干部培訓經費“缺口”問題。

  創新黨員先鋒作用實現途徑。

  農村黨員是黨在基層的細胞,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對于推進新農村建設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一是在培育主導產業中發揮引導作用。產業是新農村建設的支撐,沒有產業,新農村建設就是一句空話。村干部要善于圍繞支柱產業建基地、引業主、育大戶,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積極推進土地向大戶和業主集中,逐步實現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生產,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做大產品規模,實現增收富民。二是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中發揮監督作用。鄉風文明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廣大農村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無職黨員,如果充分發揮好無職黨員的作用,建立科技示范崗、文明新風崗、環境衛生崗、村務監督崗等,既讓無職黨員有事可做,又較好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三是推進全民創業中發揮示范作用。大力開展以黨員帶頭創業、帶領群眾共同創業的“雙帶”活動,樹立抓保障不如抓就業,抓就業不如抓創業的觀念,通過建立黨員示范,推進農村人才市場化配置,實施“能人辦企業、百姓創家業、干部干事業”的全民創業行動,實現黨員、群眾共同發展。

  創新農村民主管理監督機制。

  人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新農村建設必須始終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一是要加強村民自治。要正確處理鄉、村關系,縣、鄉鎮對村重點實行宏觀管理、目標管理和任期管理,盡可能地減少對村的“規定動作”,引導各村增加“自選動作”,取消對村無關大局的行政指令性任務和評比考核,盡可能為鄉鎮干部“松綁減負”。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切實指導好村民自治組織和農村民間組織、經濟中介組織建設,村級黨組織要善于廣泛凝聚“民智、民力、民財”,健全村級工作制度,理順村“兩委”工作關系。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村級議事制度,重視和發揮村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的村級重要事務管理中的主體作用,規范議事決策程序,真正做到關系村級發展的大計,由群眾“拍板”,關系群眾利益的事情,由群眾自己定奪,充分發揮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要積極推進黨務公開。把黨務公開作為推進基層民主的重要內容,對村級重要決策、重大事務、重點工作等應當向群眾公開的必須公開,落實群眾知情權;對重點工程建設資金、群眾“一事一議”自籌資金、國家項目投入資金的作用情況必須全面公開,落實群眾監督權。三是要切實加強利益協調。新形勢下,農村利益矛盾增多,層面擴大,農村利益關系逐步變得復雜化,這就要求村支部善于把握利益協調這個要害,統籌協調各方利益,確保農民這個利益主體的正當合法利益不受損害。同時協調平衡好其它利益關系,積極妥善化解各類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升級。尤其要建立完善償債機制,落實償債措施,避免因債務性矛盾引發行為性沖突。

  創新干部激勵保障機制。

  機制產生活力,機制決定效益。穩定村干部隊伍、提高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必須創新激勵保障機制。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抓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配齊配強村“三職”干部,解決好“三職”干部的待遇,做好農村30年以上工齡“三職”干部養老保險工作;積極鼓勵年輕有為的“三職”干部報考國家公務員;設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進步貢獻獎”,分年度表彰一批優秀村支部書記、優秀村主任,讓有為者有位。二是強化經濟保障。村“三職”干部基礎工資由縣財政直發,鄉鎮設置績效工資并按月發放。績效工資與村黨支部任期目標承諾結合,由村民代表與鄉鎮共同考核。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切實解決養老、醫療保險等問題,免除后顧之憂。三是強化制度保障。建立完善村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從產業發展、基地培育、公益設施改善、招商引資、黨員發展、維護穩定等方面對村干部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充分利用考核結果,以績效論英雄,按成果行獎懲。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演講稿】相關文章:

殘聯基層組織建設的總結范文(精選10篇)09-12

鄉鎮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3篇)06-18

專業建設的實施計劃02-25

公司組織旅游后感想(通用18篇)04-10

師德建設工作總結04-19

學校建設和諧校園總結03-20

住房保障個人工作總結范文(精選7篇)06-29

農村社會保障現狀的調查報告范文02-06

《流動的組織血液》的個人教學反思(通用15篇)01-14

特色學校建設工作的演講稿03-19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婷婷夜色福利网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