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自我診斷報告
發展自我診斷報告
一、學校自我診斷的目的。
為了更好地推動學校科學而快速地發展,首要對學校現實的狀況進行分析,要對促進學校發展的條件、優勢、機遇做出判斷,從而確定學校發展的目標、路徑和策略。
二、學校基本情況分析。
學校服務區內有常住人口3700余人,服務半徑173平方公里,地處深山,北靠大山南臨小河。學校有8個教室,配有電腦室、實驗室、圖書室及會議室。現有一至九年級學生200余人,教師28人。學校有附設幼兒園一所,但無單獨的幼兒園場所,災后重建沒有規劃初中班的教室。
(一)領導班子情況:
學校現有校長1人,書記1人,工會主席1人,教導主任1人,教導副主任1人,教科室副主任1人、總務副主任1人,少先隊輔導員團支部書記1人。班子年齡結構合理,老中青搭配,年輕人居多,充滿朝氣與活力。學歷結構:研究生學歷2人,本科4人,中師1人。
校長:男,38歲,黨員,四川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從教18年。2007年9月任興仁初中團支部書記,2008年1月任黃土二中副校長,2010年4月任高川英才學校校長。
校長的優勢:校長個人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和管理能力。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人正直、誠信,善于反省自身,有較強自我總結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工作上務實求真,能夠從實際出發不斷開拓進取。
校長的劣勢:因任職時間短,缺乏全面管理的經驗,科學管理學校水平還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對學校師生和社區了解不夠深入,對外交往、溝通關系方面也存在著不利的因素。
領導班子的優勢是:
1、班子成員以中青年為主體,年輕好學,易于接受新觀念、新思想,發展潛力很大;
2、班子團結,有較強的凝聚力,既能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又能相互支持配合,協調行動;
3、班子成員較分工明確,責任心強,各自主管的工作都能較好地完成。
領導班子存在的劣勢是:
1、班子成員任現職時間較短,缺乏管理經驗,尚在磨合期,對工作規范還不夠熟悉;
2、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指導能力還處于一般層次;
3、視野還不夠開闊,工作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不足;
由于這些劣勢因素的存在,制約著學校發展向更高的層次突破。
(二)師資隊伍情況:
我校有在崗教師26人,40歲以下的教師16人。
師資優勢是:
1、具有較好的教師職業素養,敬業愛崗,責任心較強,工作比較負責;
2、教師協作共事,人際關系融洽;
3、青年教師居多,好學,易于接受新觀念,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后勁和活力。
師資劣勢是:
1、缺乏冒尖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2、大部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還處于低層次水平;
3、教師的學習意識和工作主動性不足,新任教師需要鍛煉與培養。
4、教科研水平偏低,還沒有形成濃厚地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氛圍;
(三)學生和家長情況:
本校地處安縣最偏僻的深山鄉鎮—高川鄉,主要服務對象為高川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5.12”后,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在本鄉本土之外修房定居,加之本鄉自然條件差,正在修通鄉公路,盛產的礦石無法運出,學習成績稍好的學生都想在外鄉鎮就讀,在外校就讀學生比重大。學區內出生人口呈現下降趨勢。 本鄉出產磷礦、煤礦和杉樹等,雖地處深山,條件艱苦,但不少群眾并不指望子女能讀書升學就業,對學生疏于管理和教育,因而我校學生基礎普遍較差,行為習慣普遍不好,學習努力不夠。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長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對子女教育問題有所重視,特別是對子女的學習成績比較關注。
生源優勢是:
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長的教育觀念正發生變化,對子女的教育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2、由于家長基本有外出的經驗,蘊涵著一些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
生源劣勢是:
1、優秀生源外流有呈上升趨勢。
2、學生層次差異較大,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高;
3、家長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和效果不高;
4、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差異較大。
(四)辦學條件:
我校占地面積16畝,建筑面積4980平方米,綠化面積1400平方米。震后得到香港紅會的援助,添置辦公設施設備,改善了校園環境,學校整體環境實現了綠化、美化。現學校雖有計算機教室,但無法聯網,校園廣播系統不暢。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師們還不能將現代教育技術普遍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去。圖書閱覽室建設剛起步,圖書管理、圖書配置、圖書使用上需要規范,提高使用效率。實驗室剛建設完畢,學校無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和教師活動室。學校現僅有幾張水泥乒乓球桌,沒有籃球架和其他體育設施,這些都和學校發展的需求有相當的距離。
(五)學校發展狀況分析
我校是在2007年秋由高川鄉小學和高川初中合并而成,震后由香港紅十字會異地援建的全新學校。2010年3月搬進新學校,老師們經歷了兩校合并辦公到板房辦公再到新學校辦公的歷程,中小學教師磨合期基本結束。重建后學校正處于調整、規范的發展階段。
學校規模小,無學生服務中心,也無其他收入來源,學校距縣城73公里,教師送培難度大,辦學經費十分緊張。
三、學校發展需求分析。
學校未來發展需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學校定位問題。學校要辦成一個什么樣的學校,才能夠滿足本地區社會需求,這是解決學校發展的目標問題。
2、學校必須進行適當的改造,完善硬件環境,改善文化環境。目前學校信息化教育設備還不夠完備,這是制約學校發展的一大障礙。
3、加速培養高素質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能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的干部、教師隊伍,這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核心。
4、進一步推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這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基礎。
5、尋求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以特色促發展,以主題塑形象,提高學校辦學聲譽。
四、學校發展優勢和機會分析。
(一)學校發展的優勢:
1、區位優勢:我鄉地處深山,有豐富的磷礦、煤礦及水電資源,隨著我鄉在震后著力打造山區特色鄉鎮,大力恢復工業生產,將逐步改善經濟狀況,這些新變化將進一步促進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有利于家長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接受新的教育觀念。
2、后發優勢:我校目前在縣域教育中地位偏低,起點不高,這有利于學校在發展中建立信心。同時改造薄弱學校是推進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后對我校的關注和支持將會加大,學校因此獲得“隱性”后發優勢,著力于后發潛能的開發,實現跨越發展。
3、教師素質優勢:教師隊伍年輕化,學歷水平和整體素質較高,人際關系和諧,進取心、積極性不斷增強,廣大教師們對學校發展充滿信心。
4、社會資源優勢:
【發展自我診斷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發展自我診斷報告03-04
學校管理及個人自我診斷報告范文03-22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關于小雜糧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3-06
醫學發展的調查研究報告論文03-19
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三篇02-15
關于石膏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11-29
關于縣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0
高中生發展報告(通用10篇)01-16
電子信息學科發展報告(通用10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