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

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

時間:2024-08-28 21:11:59

關于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

關于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

關于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確立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想。無疑,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打造和諧社會的現實選擇。我就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心大城市談談自己不成熟的意見。

  一、 我市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現狀

  20XX年底,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已達67.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區24.7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67.9萬人(其中主城區25.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了46.5%,初步形成“一江兩岸、三大組團、四大片區”的城市格局。

  從發展趨勢看,近年來我市城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特別是大工業強市、大農業穩市、大旅游興市、大商貿活市戰略取得明顯成效,20XX年全市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2.3:41.7:36.0,第二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為51.0%和40.4%,二三產業比重逐年提高,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勞動力開始批量從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從城鎮化最直接的衡量標準城鎮化率看,我市已擁有城鎮人口67.9萬,農村人口為78.1萬。

  二、 我市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存在的問題

  第一,城鎮化率數據有“水分”。我國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重新確定了城鄉人口標準:一是按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以上無論戶口是農村籍還是城鎮籍均統計為城鎮人口;二是引入了建設延伸區的概念,在城鎮建設延伸區內的農村戶籍人口按城鎮人口統計;三是在城鎮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不論其原籍戶口是否在本地均統計為城鎮戶口。由于2000年之后尚未開展過人口普查,我市城鎮化率統計數據是以各鎮街報送數據為依據統算的,各鎮街對人口密度、建設延伸區的概念尺度掌握不夠統一,對城鎮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調查不準,加上為完成市里下達的城鎮化率指標,每年上報的數據存在一定幅度的虛假。20XX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市農業人口還有108萬。

  第二,新入城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太低。20XX年,全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9439元,比上年增長了10.6%,人均消費性支出7392元,比上年增長了10.3%;而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629元,僅比上年增長了8.6%,生活消費性支出不超過1500元,與城鎮居民之比分別為1:3.8和1:4.98。城鄉差距過大,造成農轉非的新“城鎮居民”淪為城鎮新的困難群體,致使城鎮低保群體中有三四成為農轉非居民。

  第三,城鎮化文明水平低。按照專家分析,當城鎮化率達到30%后,城市文明率就開始超過城鎮化率高速普及,我市應處在城市文明高速普及階段,而目前我市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鄉村地區滲透和擴散能力還很差。由于受教育年限低、就業水平低等人的素質的根本性問題,城鄉陋習多,黃、賭、毒“蔚然成風”;社會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社區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城鎮居民看病難、上學難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

  第四,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由于機制體制等種種障礙制約,大多入城人口難以逾越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約束,而農村資本等經濟要素卻更多地由農村向城市聚集,無法實現健康、高效地在城鄉之間流動和重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格局并未形成,農村發展底氣不足。低保制度還未涉足農村,農村醫保參保質量低。享受城市人一樣的文明生活,對多數農村人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第五,城鎮化發展后勁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差,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農村發展能力不強。全市共有縣、鄉、村公路5600余公里,其中鄉道1622公里,村道3700多公里,公路總里程長,但通車里程短,發揮效益差,縣鄉村三級公路中屬等外級公路3300余公里,占全市公路里程的59%;全市還有病險水庫161座,占水庫總量的76%,有病害山坪塘6380口,占山坪塘的70%,石河堰、引水渠有病害411處,占80%,電灌站需要維修的占51%;全市農村飲水安全應解決人數71萬人,未解決的占64%,其中水質不安全的占28%、方便程度不夠、水量不足、保證率低的占34%;農網改造三期全面完成后,全市仍將有20~30%的農戶得不到農改;農村通訊覆蓋面廣,但固定電話安裝比例小,人均普及率低。

  三、 推進城鎮化,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措施

  實現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市屬于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市,要建設中心大城市,大頭在農村,落腳點在農民,小城鎮是重要載體,任務非常艱巨。

  (一)以現代產業為支撐,以提高收入為保障,增強農民向非農產業的轉移能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是生活寬裕,前提是生產發展。生產發展不僅是富裕農民、減少農民的需要,也是推進城鎮化的需要。要以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為重點,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效益,節約勞動成本,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把大量的農民從傳統農業

  剝離出來;以勞務產業和農村商貿流通業為重點,拓寬農民增收方式,搞活農村經濟,為農民從第一產業轉向二三產業和由農村轉向城鎮提供可能。要大力發展主導特色產業,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進一步解放農村勞動力;要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在搞活城鎮經濟發達圈的同時,為城鎮化發展提供服務;要不斷壯大勞務產業等非農產業,拓展農業外部增收空間,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要培育好新型農民組織,凝聚一家一戶之力,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經濟團體進入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參與市場網絡的競爭,從而贏得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入。

  (二)以擴展城鎮規模為基礎,以營造就業環境為核心,增強城鎮的承載能力

  城鎮化的核心標志是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當農民具務一定素質和能力,通過現代產業建設和經濟發展獲得了離開土地的能力后,必然會大量涌入城鎮。城鎮對人口的承載功能不僅體現在居住容納能力上,同時也體現在為城鎮居民提供就業能力上,讓人們入得城來,居得下來,住得穩當,不僅能“安居”,更要能“樂業”。這就要求城鎮地產業的進一步開發和二三產業的進一步繁榮,為源源不斷的入城農民提供居住條件和就業崗位。要圍繞大城市建設發展,加快城市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著力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要多渠道開辟就業崗位,確保入得城鎮和進住康居點的農民有業可依、生活有路。按照大工業強市的要求,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招商引資,支持企業組建企業集團,積極引進配套企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培植產業集群,盤活存量,做大增量,積極創造企業就業崗位。依托四面山和中山古鎮等資源打造旅游業;依托城市中心商圈加快建設城區配送中心、鎮街配送站、村級農家店,合理配置物流資源,建設物流基地,建設現代物流業;支持富僑、東方、大港等企業,建好基地,向外發展,做好現代服務業;挖掘飲食文化,提升餐飲業發展水平,壯大餐飲行業,以此創造旅游商貿服務等行業就業崗位。

  (三)以機制體制創新為突破口,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為保障,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和諧能力

  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把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綜合研究,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改變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在政策上的平等、產業發展上的互補、國民待遇上的一致,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是思想觀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變化;不僅是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的轉變,也是產業布局和利益關系的調整;不僅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也是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進。要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就要真正統籌城鄉,創新機制體制,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

  (四)突出“三色”,提升城鎮品位,發揮城市建設的形象作用

  要建設中心性大城市,要突出“三色”(特色、綠色、景色):城鎮規劃、城市經濟突出特色。制定特色規劃,建設特色城鎮,發展特色經濟,走特色立鎮、興鎮、活鎮、強鎮之路;城鎮生態、城鎮環境突出綠色。建山水園林城鎮,創優美人居環境;城鎮配套設施、城鎮視覺突出景色,建精品,樹形象,有景點,塑豐碑,提升城鎮品位,升級城鎮檔次。

【建設中心大城市個人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社科聯中心個人述職述廉報告范文03-19

質量檢測中心實習報告范文01-13

數字校園建設的報告(精選12篇)12-05

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3

縣行政服務中心調研報告范文02-08

學院教育技術中心主任述職報告03-20

精選建設單位報告消防驗收報告02-15

小學規范化建設自評報告范本02-22

中心校教學工作計劃報告范文03-19

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11-20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 | 在线人成亚洲播放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