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總結
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總結
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總結
教學分數除以整數時,課堂上,我幫助學生首先理解了分數除法的意義,接著出示例題:把1米長的鐵絲平均分成3段,每段長多少米?學生列出算式后,接著探究算法。出乎我意料的是學生經過思考后,爭先恐后地說出了5種算法。學生的每種算法把算理都解釋得非常清楚。我也被學生的情緒帶動起來,對他們的每種算法不由得說:“你的想法真獨特”。學生也被他們自己能夠想出多種算法所鼓舞著。我接著讓他們繼續計算,使學生發現上述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計算題目。只適合于用乘倒數和商不變的性質解決。通過討論歸納出: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是最具普遍性的方法。學生獲取的這個結論是在自己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得出的:他們通過計算實踐,逐步明確通用的方法只有兩種(即乘倒數和運用商不變的性質)。
下課以后,我回憶這一節充滿了學生思維智慧的數學課,使我感悟頗深。《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只有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習過程,才能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代替學生發言,代替學生思維,代替學生說出結論,這根本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久而久之會慢慢抹煞孩子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代替學生去思維。在計算教學中,一些教師怕學生思考,會出現思維分散,偏離重點,尤其是一些公開課,更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思考。這實際上是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導致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最后只能自己替學生思考、歸納、總結。計算教學要體現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在本課中,我比較注重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充分讓學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去尋找解決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長期的訓練,已能通過各種思維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每種方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創新意識的體現。我認為這樣的思維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思維活動的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力爭做到評價及時、準確。促使每個學生自主地發展,逐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質。
【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3-19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