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范文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是繼直線和圓的方程之后,用坐標法研究曲線和方程的又一次實際演練。橢圓的學習可以為后面研究雙曲線、拋物線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論基礎。因此這節(jié)課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之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
2、教學難點:橢圓標準方程的推導
(三)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明確焦點、焦距的概念,理解橢圓標準方程的推導。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嘗試畫圖、發(fā)現(xiàn)橢圓的形成過程進而歸納出橢圓的定義,培養(yǎng)學生觀察、辨析、類比、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讓學生感受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能力培養(yǎng)為主攻的原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求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抽象出橢圓定義,并用坐標法探究橢圓的標準方程,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
三、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橢圓: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橢圓,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2、畫橢圓:通過畫圖給學生一個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演示:通過多媒體演示,再加上數(shù)據(jù)的變化,使學生更能理性地理解橢圓的形成過程。
4、橢圓定義:注意定義中的三個條件,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定義。
5、推導方程:教師引導學生化簡,突破難點,得到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的標準方程,利用學生手中的圖形得到焦點在軸上的橢圓的標準方程,并且對橢圓的標準方程進行了再認識。
6、例題講解:通過例題規(guī)范學生的解題過程。
7、鞏固練習:以多種題型鞏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8、歸納小結:通過小結,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9、課后作業(yè):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必做題與選做題。
10、板書設計:目的是為了勾勒出全教材的主線,呈現(xiàn)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并突出重點,用彩色增加信息的強度,便于掌握。
四、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貫徹了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思維訓練出發(fā),通過學習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激活了學生原有的認知規(guī)律,并為知識結構優(yōu)化奠定了基礎。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3-20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02-24
命題及其關系數(shù)學教案設計03-20
有理數(shù)及其運算復習的教案設計03-19
數(shù)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精選11篇)12-05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從算式到方程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