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大家都來做》教案
一年級上冊《大家都來做》教案
課時:1課時
(1).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品,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精神。
(2).教材簡析:本課其實是用一種行為藝術的形式,引起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通過走出教室到校園里上課的方法進行。要提前一節布置學生準備
材料。
教學重、難點:教學氣氛既要熱烈,又要有序。
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搜集可樂罐、沙子、石子、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3).教學活動過程:
。ǎ保┙涣麟A段: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ǎ玻┧伎寂c討論階段:分組展示自己所準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象,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欣賞教師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術小組的裝置藝術作品。
。ǎ常┌l展階段:帶好材料來到操場,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或造型。通過組與組交流,互相補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4)收拾與整理: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課后拓展: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在排列時,要大膽想象。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加豐富更加廣泛。(4).教學評價:(1)是否在課前準備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課前觀看一些行為藝術作品,及名家作品,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ǎ常┙虒W中能否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4)就地取材,會利用廢舊物品或當地物產,如:小石頭、沙、泥、貝殼……運用于主體造型之中。
札記:本課教材要求學生們準備的工具材料太多,而這對剛剛上了一節美術課的新生來說很難做到。在上第一個班時,我提前多準備了一些材料,
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的選擇,教學效果不錯,但總感覺這些材料不是他們自己發現的,達不到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目的。于是在上第二個班時,
我啟發學生用鉛筆盒、書、本子、筆、橡皮等書包里的文具來擺圖案。學生們討論一番后,用書本擺出了電視塔、大火車、大樓……用鉛筆、彩筆、橡皮、粉筆頭裝飾上了窗子、門、塔尖甚至是太陽、輪子,有的學生還創造性地用上了數學學具盒里的小棒、圓片等。他們高興極了:“原來文具也可以擺出畫來!”我借機告訴學生:“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就看你能不能發現。我們在今后的美術學習中要善于就地取材!边@下學生們又有了新
發現:“水壺也可以蓋房子!”“扎頭發的皮筋、彩花也可以用!”“小手絹疊成各種形狀也可以擺上。”……于是地上的圖案越來越豐富、色彩越來越漂亮,學生充分體驗到了造型的樂趣。
《美術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目標要求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最容易找到的就是書包里的材料了,引導他們輕松愉快地找到可利用的材料,就更容易達到《標準》中“[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游戲性,看、做、玩融為一體。”的要求了。
【一年級上冊《大家都來做》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大家跳起來》經典教案03-19
小學一年級上冊《加法》教案(精選6篇)09-20
《做風箏》教案(精選6篇)02-22
《65432加幾》一年級上冊蘇教版教案(精選12篇)12-08
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幾和第幾》教案范文09-27
西師版一年級上冊《月亮圓圓》教師教案11-18
隨堂練一年級上冊答案03-20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期末綜合復習卷 一年級語文上冊復習題03-19
初中一年級英語上冊單詞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