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高中物理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教學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ㄗ屚瑢W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偎俣雀淖兿嗟龋脮r間不等的情況.
、诮涍^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高中物理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電荷》教學設計08-07
高中物理《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20
高中物理《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教學設計(通用5篇)05-08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參考(通用11篇)11-27
什么時間的小班教學活動設計(精選12篇)03-02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