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關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多角度、探究性、有創意地探究課文內容,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生活哲理,獲得感悟與教益。
【課前準備】
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通讀課文2至3遍。
【教學策略】
讀說與訪談相結合。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讓學生多讀,在朗讀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感受體悟。
3、讓學生多說,用說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直接說明本節課的學習方式并揭示課題。
二、訪談準備
1、默讀文章:
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中心意思,還要讓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提出默讀要求)
默讀完課文,請學生思考問題。
2、問題思考:
⑴ 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
⑵ “我”遇到了哪些困難?
⑶ “我”是怎樣脫險的?
⑷ 你從文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3、訪談對象的確定:小亨特(“我”)、亨特父親、小杰利(選出同學扮演)
三、訪談過程
情境采訪──屏顯提示:(跨越時空,教師把學生帶到七十多年前的美國費城。)
各位觀眾,這里是美國費城電視臺生活頻道對話節目專欄,我是主持人喬治。就在昨天,我們市西郊的一座小山崖上發生了一件兒童歷險故事。現在我們已經把幾個重要的當事人邀請到了現場。他們在哪里呢?就坐在同學們中間。現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第一輪訪談:復述故事情節,探究“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含義。
1、采訪小亨特:
⑴ 能把你童年時的一件難忘的事講給在座觀眾嗎?
⑵ 請問小亨特,你當時被困在懸崖,進退兩難時是怎樣想的?
⑶ 如果不是父親的幫助,你能順利脫險嗎?
⑷ 這次經歷對你后來的人生有何影響?現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采訪觀眾:
⑴ 齊讀最后一段,思考這個“經驗”包含著什么樣的哲理?
⑵ 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3、采訪莫頓·亨特:
你為什么不用《童年往事》或《難忘的一件事》作為文章的標題,而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為題呢?
4、采訪觀眾:
請你給本文再擬一個題目,并說說理由。
第二輪訪談:探究“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1、采訪亨特父親:
你是怎樣把兒子救下來的?
2、采訪觀眾:
⑴ 分角色朗讀“脫險”部分。
⑵ 假如你面對這種情況,根據你父母平時的做法,推測一下他們可能會怎么做?
3、采訪亨特父親:
⑴ 請問,當你得知孩子被困在懸崖時,你心疼嗎?
⑵ 對于大人來說,這懸崖并不高,你為什么不直接上去把孩子抱下來?
4、采訪小亨特:
如果是你母親來的話,她又會怎樣做?你能想象一下嗎?
5、采訪觀眾:
你覺得老亨特先生是一位什么樣的父親?請用一句話表述。
第三輪訪談:探究“當朋友有難應如何做”。
1、采訪小杰利:
⑴ 你是亨特最要好的伙伴,當他困在懸崖,而其他伙伴都離開時,你為什么不留下來?
⑵ 你回去之后做了些什么?
2、采訪觀眾:
⑴ 杰利的幾個小伙伴中你最喜歡哪個?為什么?
⑵ 如果你是亨特的同伴,你會怎么做?
(主持人提問完之后,由觀眾自由向當事人提問,最后主持人總結。)
第四輪訪談:采訪嘉賓。
嘉賓贈言:要離開我們的節目現場前,想跟觀眾說句話嗎?
第五輪訪談:聯系生活拓展延伸與遷移。
采訪觀眾:
1、通過我們今天的訪談,能給你哪些啟示?
2、你能能把自己的平凡經歷和不平凡的人生啟示告訴大家嗎?
四、訪談結束
主持人(教師)小結:居里夫人說過,“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通過剛才的訪談,相信在座每一位同學都會有了自己的思考。大家剛剛進入初中,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中國。要在新的中國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無數困難,將是我們初中學習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大家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定能走到山的那一邊,欣賞到燦爛的紫藤蘿花,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音樂聲中結束訪談。
【板書設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懸崖上 走一步,再走一步 安全到達地面
人生中 解決一個個小困難 戰勝巨大困難
小懸崖 大人生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優秀教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