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
背影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朱自清巧妙地截取父親不平常境況下的“背影”,刻畫了老境頹唐、愛子如命的慈父形象,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父子之間的深情至愛。全文內容真實可感,觸人心弦,讀之使人潸然淚下。語言樸實,意蘊深厚,“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語言風格,深深地打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教學中,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采用朗讀、研讀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有感情的誦讀以及對文章重點段落的研讀,重點詞句的分析,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深刻感受文中蘊含的至愛親情。
學情分析:
對于初中八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接觸到的記敘性散文并不多,領會散文的能力是不強的。尤其我們農村的學生,多數學生缺乏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思想情感上,當代中學生很多又是獨生子女,養尊處優,對于生活的體驗,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還仍然是“生在福中難知福”。因此,本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是難點,教學中不能停留于課堂,而要引領學生走出課文,感受生活,感恩父母,點亮人生。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深入領會文中的父子情深。
研讀課文,學習本文獨具匠心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技巧。
培養學生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增進學生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配樂朗誦、投影儀
教學方法:
誦讀法、多媒體教學輔助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情境導入
播放劉和剛演唱的歌曲《父親》,以感人的畫面和音樂導入課文。
其實,陪伴我們一生、如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們生命的愛,不僅僅來自母親,還來自我們的父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歌頌父愛的著名篇章——《背影》。此文的作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
二、走近作者
(學生先說說自己對朱自清的了解,加以點評后屏幕顯示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著有散文集《歐游雜記》,詩集《蹤跡》等。我們在去年學過他的散文名篇《春》,其散文代表作品還有《匆匆》、《荷塘月色》、《綠》等
三、整體感知(自主學習,重視激勵)
欣賞《背影》配樂朗誦、同時出示自學提綱。
圈點勾畫生字詞,借助課后注釋和手中的工具書自主掃清本文的文字障礙。
本文幾次寫到“背影”? 哪一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學法提示:
(1)整體感知以自主解決問題為主,有疑難才加以互助解決。
(2)針對學生自學的展示情況,適時進行點撥或點評。
本文四次寫到“背影”。 第二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
第一次在開頭,“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車站送別時,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結尾,“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四、重點研讀(合作學習,關注參與)
(一)有表情的朗讀第6段。
學法指導:
小組討論。看誰最能讀出父子之間的至愛親情來。
(2)小組展示。推薦一個讀得最好的來參與齊讀,比一比哪一組推薦的人讀得最好。
(3)加以點評。(提示:可以從語調、語速、重音等方面來點評)。
(二)。著重理解第6段。
1、作者抓住“望父買橘”場景,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背影?
學法提示:
(1)細讀第6段,注意從父親的穿戴,走路的動作、神態等方面去領會。
(2)小組交流,推薦最滿意的答案參與展示。
(3)適時點撥、點評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色——(這是一個如此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 跚——(這是一個如此難堪的背影!)
爬月臺動作:攀、縮、傾——(這是一個如此艱難的背影!)
(2)作者把“望父買橘”的背影描繪得如此詳細具體,其用意在哪里?
點評后屏幕顯示:
其用意在通過具體描繪父親行動的艱難,突出表現父親的愛子情深。
五、拓展提升。(創新學習,注重引領)
1、作者望見父親買橘子的“背影“,為什么會如此傷心落淚?
教師引領:
(1)提醒學生朗讀課文2。3段,看一看當時是怎樣的背景。
(2)注意在段落中找出下列語句。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
討論交流,小組展示。
點撥、點評。
父親為承擔家庭的重擔在掙扎。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的境況更使他內心充滿憂愁;老境頹唐,步履蹣跚,愛子如命卻爬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此情此景,作者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有說不出的酸楚,有說不出的傷心。因而會如此傷心落淚。
2、作者截取“背影“這個角度來寫,好在哪里?
教師引領:
(1)作者截取“背影“這個角度來寫,其微妙之處是多方面的。
同學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從材料組織,結構安排,主題表現,感情基調,藝術創新等多個方面去探討。
(2)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3)有針對性地點評后屏幕顯示:
a、從內容上說,截取“背影“這個角度來寫,既符合父子相別的實情,有最能表現骨肉相別肝腸寸斷的感情,讓文章充滿悲酸的情調。
b、從結構上來說,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用”背影“貫穿全文,使文章前后呼應,結構井嚴,通過一次次的背影描繪,一步步地表現了父子情深的主題。
c、從藝術創新來說,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這種巧妙地截取不平常的背景下的獨特畫面,淋漓盡致地表達感情的構思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好好借鑒。
六、達標檢測。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或給加粗字注音
交卸( ) 狼藉( ) 妥帖( ) 奔喪( )
pán shān( )( ) su? xiè( ) ( ) tuítáng( ) ( )
2、根據所給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 )
(2)凄慘暗淡,不景氣。 ( )
(3)看到心里感到悲傷。 ( )
(4)細小而繁多(的事)。( )
(5)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 )
3、 同學們,你們一定被父母深深的感動過,請把父母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課后試著選取恰當的角度,把這件事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背影
( 朱自清) 敘事散文)
開篇設疑———點出背影 第一次流淚 悲傷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第二次流淚 感動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第三次流淚 惜別
結尾思念———再現背影 第四次流淚 思念
教學反思
依據新課程的教學理論,本堂課實行“雙向五環”的教學模式。 “雙向”是指通過教與學的互動,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多元智能,達到教學相長、雙贏共好的教學效果。
“五環”是指提出目標——整體感知——重點研讀——拓展提升——達標檢測五個教學環節。在實際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 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力求建構出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實現不受時空限制的資源共享。有效地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使閱讀教學達到“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探究創新”相統一的理想境界,讓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背影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背影》朱自清語文11-16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