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改革委年度工作要點計劃
市發展改革委年度工作要點計劃
**年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國家、省、市發展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踐“三思三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積極推進城鎮化,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努力改善民生品質,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年主要抓好以下八方面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一)增強創新動力。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強化創新驅動促進經濟轉型決定》,推進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建設,協同推動寧波新材料科技城項目。發揮創業投資基金放大作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支持創新型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繼續做好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爭取工作。
(二)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實《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若干意見》,編制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完善和落實發展專項管理細則等配套政策。實施**、“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和初創企業培育工程,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園(基地),加快推進一批投資3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建設。繼續做好國家高技術專項篩選申報工作。
(三)優化發展臨港和傳統工業。加快臨港工業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推進優勢產能的生態化、循環化改造。整合提升各類經濟開發區,引導優質項目集聚,加速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開展臨港產業轉型升級課題研究,編制實施意見,研究提出推動臨港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方向、空間布局和工作重點、主要措施。
(四)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繼續推進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和18個市級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強動態管理,并與考核獎勵辦法相掛鉤。編制完成城市物流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物流扶持政策,推進現代貿易物流集聚區前期工作。抓好智慧**試點項目--寧波智慧物流試點工作,繼續實施總部經濟、大宗商品等政策,落實電子商務試點企業扶持資金,培育商務中介。
(五)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培育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增強基礎設施配套和服務供給能力,拓展文化產業、體育健身、旅游休閑、信息服務、綠色低碳等新興消費領域,提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服務水平,推進養老事業和老齡服務業發展。
(六)做優做強現代農業。提升農業“兩區”建設水平,發展生態農業等農業新興產業,開展農業新型業態示范項目建設,強化農業項目管理,加強農業產業鏈延伸和市場主體培育,增加農業附加值和效益,繼續加強以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二、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七)實施“有效投資提升年”專項活動。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要確保完成16%,力爭20%。落實《關于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扎實推進有效投資提升年專項行動,明確投資計劃和項目任務,落實地區和行業部門責任分工,強化動態跟蹤、公示通報和督察考核,確保完成有效投資任務。
(八)強化重大項目的管理與協調。全年計劃完成重點工程投資1000億元以上,增速10%以上,完善《**市重點工程管理辦法》。制定《**市重大項目新開工推進計劃》,爭取開工建設吉利羅佑發動機、三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等一批項目,建成穿山疏港高速、文化廣場等一批項目,催批杭甬復線、機場三期等一批項目。
(九)做深做細重大項目前期。編制下發重大前期項目工作計劃,重點安排國批、省批項目和市批重大項目。啟動重大項目儲備庫建設,制定相應制度和管理辦法,將各地、各部門謀劃生成和各類招商平臺簽約的項目納入動態管理,強化跟蹤服務和分級推進機制。
(十)繼續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完善市統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管理辦法,建立并完善“畝產論英雄”工作機制,推行投入要素與產出指標相掛鉤的評估考核指標體系。繼續爭取中央補助資金和國債資金,做好企業債券申報發行服務和監管工作,統籌安排市本級建設資金。完善外商投資重大產業目錄和政策,著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十一)著力推進“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出臺大宗商品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強寧波進口煤炭交易中心、鎮海液化品交易中心等重點平臺建設,擴大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規模和影響力。編制大宗商品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優化倉儲設施布局,完善集疏運網絡,繼續拓展海鐵聯運的戰略腹地。積極向國家爭取海鐵聯運、海關特殊監管區通關便利化等各項政策在寧波試點。
【市發展改革委年度工作要點計劃】相關文章:
關于區文化委年度工作計劃03-20
市臺辦的工作計劃03-20
健身房跑步減肥計劃的三要點03-19
學校物理組工作計劃要點(精選14篇)04-07
青蝦養殖技術要點02-21
銷售人員個人發展計劃3篇03-29
區老教協年終工作計劃要點03-20
冬天養牛技術要點總結07-25
市農委一二季度的工作計劃范文03-19
幼兒發展制定計劃(通用11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