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第22課《猴子種果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一些果樹生長的自然規律。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教學難點:領悟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游戲法、變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電腦、圖卡、頭飾、輕音樂磁帶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設計思路: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又教無定法。”我由學生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猴子下山》引入課文,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親近文本的興趣。再采用變序教學法,先呈現結果: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這樣創設懸念,使學生心生疑問:猴子是怎樣種樹的?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這樣水到渠成地引到前面一到八段的教學中,一到八段教學分為兩個層次,一到三段教學以扶為主,讓學生充分閱讀,領悟對話的語氣,教師設計問題,初步理解猴子的性格特點,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四到八段的教學以放為主,讓學生充分自學,引導學生按照前面的學法理解內容,教師只需適當點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在學生反復誦讀,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表演童話,這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請孩子給猴子提好的建議,吸取猴子的教訓,加深寓意的感悟。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猴子下山》的故事嗎?誰能給大家講一下?指名講。
2.這只猴子一會兒掰玉米,一會兒摘西瓜,一會兒追野兔,最后什么也沒有得到,他不甘心,他想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果實,于是決定種果樹,(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后提問:小猴子種果樹結果怎樣?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猴子下山》這個寓言故事婦孺皆知,以學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新課,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激發學生親近文本的興趣,迅速以興奮的心情探究新知。]
二、呈現結果
1.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讀,齊讀。
小猴子種果樹結果怎樣?指名回答(板書:什么樹也沒種成)。
2.“就這樣”是指什么樣子啊? 他到底種了哪些樹呢?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
(相機板書:梨 杏 桃 櫻桃)
在電腦上調出這些果樹和果實的圖片,讓學生認識,了解相關知識。
3 指導學生從偏旁入手掌握這些生字。
4.猴子最先種的是什么樹:指板書生回答梨樹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種梨樹的情景吧!
[設計意圖:采用倒序教學法,能夠創造懸念,激發探求新知的興趣,學生先了解結果不免心生疑問:猴子為什么什么樹也沒種成?他種了哪些樹?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這很自然地引到了前面文段的教學中。]
三、講讀第1~3段
1.出示第1段:
(1)自由讀,指名讀。
(2)你從“天天澆水施肥”中,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3)生甲答:真是一只勤勞的猴子,我們也要向他學習。
生乙答:他真想快點兒吃到梨子,多著急呀!
(4)誰能讀好這一段?讓我們感受到他著急的心情。
指名讀 ,齊讀。
過渡:按常理說,在猴子的精心培育下,梨樹會長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烏鴉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想法,請同學們自己讀讀2、3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分別畫出烏鴉和猴子的話,邊畫邊讀。
2.烏鴉是怎么說的呢?出示:烏鴉說的話
(1)指名讀。
(2)烏鴉說的話你們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農諺——農民伯伯在農業生產中,總結出的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梨五杏四——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結果。
(3)耐心:五年啊,這么長的時間才能吃到果子,你能等的及嗎?(及時表揚有耐心的孩子)。
(4)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需要有耐心?指名回答,我再請同學們凝視板書三分鐘,看誰有耐心?(及時表揚同學)
出示補充句子:
( )在耐心地( )。
3.烏鴉就是對猴子的耐心產生了懷疑,并替他擔心。你能讀出烏鴉說話的這種語氣嗎?
指名讀——教師評價——師生齊讀。
4.猴子聽了烏鴉的話就改變主意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猴子的話。
(2)自由讀,指名讀: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你聽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沒耐心,急于求成)
(3)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只沒有耐心的猴子想的話吧。
5、請同桌合作一下,分角色讀好烏鴉和猴子的話,看誰讀的更好?(再指名讀)
過渡:烏鴉對猴子說了“梨五杏四”這句話就讓猴子改變了主意,后來誰又來了?說了什么,也讓猴子改變了主意?猴子是怎樣想的?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自學課文的后面幾段。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以扶為主,教給學生理解文段的方法,設計的問題使學生初步理解猴子的性格特點,為下面文段的自學打下基礎,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做一個有耐心的人。其次,在閱讀時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先讓他們自己讀,在讀中體會猴子和烏鴉的心情,每個學生的感受不一樣,讀的感情也可能不一樣。]
四、講讀4~8段
1.默讀 ,思考上面的問題。
2.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邊聽邊板書:
喜鵲 杏四桃三
杜鵑 桃三櫻二
3.烏鴉一說,猴子就改變了想法,那他聽了喜鵲、杜鵑的話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猴子想的三句話:
(1)仔細讀讀,看看這三句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思考,再交流。
(2)從猴子的話中,看出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心情越來越急切,一聽別人說就改變主意,太沒主見)
(3)你能讀出這樣的語氣來嗎?指名讀——評價——齊讀
4.剛才小朋友讀烏鴉和猴子的對話讀得很好,相信下面的對話也能讀好,請你選擇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讀一讀猴子和喜鵲,杜鵑的話。
(1)分角色練讀。
(2)指名分角色讀一讀——再齊讀。
(注意及時評價)
5、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啊?自由討論,再指名回答。
過渡:剛才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聽了很感動,老師準備了頭飾,讓我們戴上頭飾,加上動作和神情,在輕音樂的伴奏下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以放為主,引導學生按照前面的方法,充分自學課文,然后回答問題,教師只需適當點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同時強調多讀,在讀中悟情悟理,猴子聽了三只鳥的話就改變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他的心理活動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只有反復誦讀,才能感受到這是一只沒有耐心,急于求成的猴子。這為以后為猴子提建議打下基礎。]
五、表演童話
1、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力,適當的加上動作和神情按照小組排練表演。
2、指小組上臺展示,其他同學當評委,評選出最佳表演獎和最佳創意獎。
3、教師及時鼓勵表演的同學。
過渡:剛才同學們表演得真好,猴哥到頭來什么樹也沒有種成,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啊?他一定聽取你的建議的。
[設計意圖:生生互動是課堂教學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只有學生和學生真正互相交流,思維的火花互相碰撞的時候,課堂教學一定會事半功倍,課堂一定會充滿無限樂趣。讓學生在輕音樂的伴奏下,充分發揮表演才能,激發創造能力,身心兩悅。]
六、教師總結
1.一心想吃水果的猴子種的櫻桃樹也沒有成活,什么樹都沒有種成的猴子心里可真難過。你能給他出出主意,讓他有所收獲嗎?我想他一定會感激你的。自由練習,然后指名說。
2.聽了小朋友鼓勵的話,猴子一定會辛勤勞動,幾年之后他一定會有所收獲的,說不定還會請大家去吃香甜的水果呢!
3.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吸取猴子的教訓,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板書設計:
拔了梨樹種杏樹 梨五杏四
猴子種果樹 拔了杏樹種桃樹 杏四桃三 什么樹也沒種成
拔了桃樹種櫻桃 桃三櫻二
教訓:有耐心、有主見、開動腦筋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五年級語文上冊《看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10-17
小學二年級下冊教學措施02-20
三年級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07-02
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教學設計04-3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
五年級下冊《未來的交通工具》的教學設計02-21
一年級下冊填數游戲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