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5 08:25:22

《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快速檢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品味語言的準確、生動,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運用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豐富科學知識,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上課前請同學聽兩首熟悉的歌謠輕松一下,欣賞欣賞大自然美景。)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游戲:看這樣幾幅圖片,根據圖片上的題寫自然風光的詩句,我們能判斷出這是什么季節嗎? 如果沒有這些題詩,我們只根據圖片上的自然景色還能判斷出來嗎?真是奇怪, 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 難道大自然也有用來傳遞信息的語言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用心聆聽, 《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 我們 解釋其中的道理。

  (將學生的舊知識、舊經驗和即將學習的新知識相聯系)

  2.作者簡介。

  竺可楨,浙江上虞人,是我國現代卓越的科學家。他在氣象學、氣候學、地

  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都很高,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做出了重要貢

  獻的領域之一。這篇課文就作了很好的證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字詞的預習)

  1.組織 學生 快 速 默 讀課文 , 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聲,不回視,用筆畫出主要詞語,記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爭取 3 分鐘內讀完。

  2.這篇課文介紹 的是 什么知識?“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 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

  3.——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老師要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看得快,又找得準)

  教師指導:概括得很好,你能說說這么多的內容,你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老師看到他認真在圈點勾畫,這是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找 提問式語句 :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找總結句 :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 (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4、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運用剛才同學介紹的方法畫出重點句,概括回答。)

  ⑴物候和物候和物候學的含義⑵ 物候觀測對農業有著重要性⑶研究物候學有重要意義——

  (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劃分課文結構)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通過圈點總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課文內容。作者條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紹了物候學的相關知識,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主持討論 : ①、全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②、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

  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 (可不可以先寫古今差異?)

  討論并明確:文章是按邏輯順序來組織材料的。

  (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層次。 )

  討論歸納:四個因素是按照對物候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這樣條理就很清楚。 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地點高下的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后一個因素則是時間因素。由三個空間方面的因素到一個時間因素, 又是一種條理。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課文說:“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那么竺可楨又是用怎樣的語言來介紹這些大自然語言的呢?

  —我們在說明文學習中對說明文語言感受最突出的是什么呢?(就是準確性,因為準確是說明文的生命和靈魂)請同學們想一想,這篇文章的語言你覺得還具備什么特點呢?(比如課文的1、2節)(板書: 準確、生動 )

  2、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中同學們是想體會其生動性呢,還是準確性呢?

  英雄所見略同,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有兩篇說明文老師印象特別深刻《看云識天氣》,讓我對天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成了業余氣象預報員,而《大自然的語言》又讓我擁有了什么呢?一雙靈敏的耳朵,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讀讀、品品這寫在清山綠水間,搖曳多姿的大自然語言。告訴同學們,你聽到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你讀懂它們了嗎?

  生動( 課文1、2節 )

  1、朗讀第一節

  ——原來大自然一年四季有如此豐富的語言,作者生動的描寫帶給了我們無窮的聯想。

  2、邊輕聲讀邊勾畫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蘇醒”將大地擬人化,展現一幅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景色。——會聯想到哪些物候?于是,我們的腦海里浮現出,聯系《春》“ 東風來了,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從土里鉆出來 桃樹、杏樹、李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 蜜蜂嗡嗡”擬人化的語言,使大自然有了靈性,有了語言。

  同學們豐富的想象把無聲的語言轉化成了幾幅生動的畫面,體味得好。用同樣的方法,體會其他你喜歡的詞語。

  “融化”河水解凍,寫出了冰雪的動態,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著春暖花開的美景,透露著暖暖的春意。 ——涌動春的希望。

  “萌發”描寫小草、樹芽生長的情態,草木破土而出,顯示出草木的生機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節變換的顯示器。

  “次第”寫出百花競相開放、爭著報春的熱鬧情景。 ——傲雪的迎春,火紅的山茶,嫩黃的迎春爭奇斗艷。(山頂千門次第開)讓我們想象,在牧童的短笛里,一朵花睜開了眼、兩朵花、三朵花,一萬朵花,那是花的山,那是花的海。

  “翩然”寫出了小燕子輕盈飛舞、活潑伶俐的情態,——歌《小燕子》,透露出喜愛之情。

  “孕育”擬人。將植物寫活了,形象地寫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壯之態。

  “簌簌”寫飄飛的落葉,有聲有色,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為什么不是一片片?

  “銷聲匿跡”描寫了昆蟲(準備)為過冬作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寫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連天”描寫出秋天蕭條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詞將秋天寫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熱、善解無意的天使。

  “風雪載途”寫寒冬,一詞傳神,表現出冬天風狂雪災,寒氣逼人。大地沉睡了。

  年年如是,周而復始——穿越時間和空間,春夏秋冬不斷循環。正如白居易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于是“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4、朗讀并小結:同學們說了那么多的喜歡,可見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著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四、總結課文,拓展練習:

  本文是竺可楨先生對于物候、物候學知識的介紹,文章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語言生動、形象而準確。

  練習 ,讀《大林寺桃花》請你用課文中的知識來解釋詩中的現象。

  要求學生課后作一次社會調查,通過調查,你發現還有哪些物候現象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試舉例說明。(農諺也行,但要做適當的解釋。) 激 學生將課外實踐和課內學習相結合

  五、仿照課文,運用語言:

  下面我們請同學用你準確而生動的語言寫一段話,告訴大家北方秋天里有哪些典型的物候現象:聽蛙鳴蟲啼,看鴻雁南飛,樹葉轉了顏色,

  “……北方的秋天來了”

【《大自然的語言》最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新《春日》教學設計02-14

語言描寫教學設計三篇03-05

語言活動小樹的快樂教學設計03-19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最新高中籃球教學設計10篇04-08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下雨啦》(通用13篇)06-20

《我媽媽》大班語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5-1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最新《語文百花園四》教學設計13篇02-21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特黄少妇60分钟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