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生命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綜合運用已學過的朗讀方法朗讀課文,表現出主人公對烈士的深切悼念之情和珍惜生命、奮斗終身的意志。
2、了解保爾瞻仰烈士公墓,一路上的環境描寫和進入墓地時的環境描寫,這兩處描寫既渲染了兩種不同的氣氛,又為人物活動設置了場景。
3、要求學生理解并背誦保爾的傳世名言,努力學習保爾的革命精神。
過程與方法:
認真朗讀,通過查字典掃清文字障礙,了解課文內容,通過提問討論學習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激發學生閱讀課文學書籍的興趣。
2、努力學習保爾的革命精神。
二、 教學重點:
1.環境描寫和抒情言志的關系。
2.名言的賞析和背誦。
三、 教學難點:
環境描寫和抒情言志的關系。
四、 教學過程:
導語:
同學們,首先讓我們做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應用題,請大家注意聽:自從我們降生,就開始擁有了生命,假設我們的平均壽命是72歲,那么請同學們回答一下,你大約已經度過了幾分之幾的人生? 好,在座的每位同學已經走完了六分之一的人生旅途,那在這期間,我們有沒有認真地思考生命的意義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生命的意義》,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我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家境貧寒,只念過三年書。十月革命時,積極投身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25歲時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頑強斗爭,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品簡介:
本文節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第二部第三章,題目是作者所加。第三章寫了保爾由于傷寒臥床,一月之后,戰勝死神,站了起來。剛恢復,他就急切地想回到曾與他共同戰斗過的階級兄弟們身邊,與他們繼續并肩去建設蘇維埃。離開故鄉之際,他來到烈士墓前,悼念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戰友。
1. 整體感知:
1) 在正式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小說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人 物:
保爾·柯察金
故事情節:
回想曾與他共同戰斗過的階級兄弟們,離開故鄉之際,他來到烈士墓前,悼念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戰友,以及對生命發出感悟。
環 境:
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生命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y w》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0
生命的意義感想(精選26篇)08-24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