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模板是怎么樣的
教學設計的模板是怎么樣的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屬中學階段語文學科,它是語文出版社出版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寫作指導課,需1課時完成。這節課教學在七年級的詩歌寫作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詩歌創作能力,但題目、內容等方面的自由度很大,這又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創作能力有極大幫助。通過學習,學生將在詩歌鑒賞與寫作的雙向能力上有所提高,這是他們步入文學殿堂必走的一步臺階。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我確立教學目標為:
1、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2、恰當地運用藝術手法,提高學生創作能力;
3、體現詩歌形式上特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七年級時對詩歌的學習,使學生的詩歌鑒賞及寫作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僅限于能夠感知、體現詩歌的主要特點,甚至是某方面的特點。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以及統一的創作,可以認識到學生比較善于模仿,以此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如: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的練筆中,學生喜歡在詩節里以排比的修辭方法,展現生活中的細節,加之首句、尾句形成的反復,來抒發對母愛的感激、頌揚之情;在學過《致空氣》的練筆中,他們則以太陽之溫暖、永恒來象征母愛之溫馨、恒久,或以春雨的及時潤澤來象征奉獻之無處不在,以此抒發贊美之情。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著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采用教師展示課件,學生網絡查找,教師指導點撥,學生合作探究,師生共同學習等策略,為了達到課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實施過程中關鍵是營造詩意氛圍,激活學生思維。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為支持教師的教,我將Flash動畫與PowerPoint相結合,增強直觀性,趣味性;為支持學生的學,則選擇了微機室的學習環境,并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增強自主性、實效性。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創設情境、詩意導入播放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歌的Flash動畫;課件展示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歌;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導入新課。體味詩歌的情感、寫法;網絡查找抒發同一情感的現代詩;鑒賞比較詩歌形式上的不同之處。調動多種感官;創設詩意情境;激發寫作欲望,揭示本節課題。
Flash動畫與PowerPoint相結合,加之網絡資源。
二、查找信息、明確目的課件展示詩歌的主要特點;進而明確教學目的。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查找;匯報交流查找結果。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中明確方向。
PowerPoint結合網絡資源。
三、借鑒實例,指導要點課件展示三首詩歌;指導研讀主要手法;進而提出指導要點。品讀詩歌;探究手法;明確要點。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感悟情感,領會技巧,體味韻律。
PowerPoint課件
四、模擬練筆,激發創作課件展示梯度不同的仿寫內容;鼓勵學生從切身感受出發進行仿寫;播放優美樂曲,營造寫作氛圍。合作交流;發表意見;共同完成;獨立創作。使學生由點到面、進而到體地領悟詩歌特點。
PowerPoint課件
五、習作欣賞,展現個性明確習作提交方式;肯定習作閃光之處。發送電子郵件上交習作;品讀自己的習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審美情趣。
網絡資源。
六、課外延伸,鼓勵創新由圖片談思維,拓寬學生創作空間。感悟,想象。讓學生的創作熱情延伸至課后,再作佳篇。
PowerPoint課件
教學流程圖
開始
課件詩意導入
網絡學生查找信息,明確目的
課件學生借鑒實例,教師指導要點
課件學生模擬練筆,創作詩歌
網絡師生欣賞習作
課件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結束
七、教學評價設計
課程基本結束時,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明確評價的具體內容,以學生自評為主,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為輔。肯定優點的同時,指出問題所在,以及改進建議等。
附:
學生自評表
內容項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分
創設情境,詩意導入235
查找信息,明確目的352
借鑒實例,指導要點352
模擬練筆,激發創作343
習作欣賞,展現個性253
課外延伸,鼓勵創新235
合計152520
八、幫助和總結
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口頭指出、課件展示兩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爭取讓學生在每個環節的學習中都能達到要求。但就第四環節而言,學生很難均達到理想效果,諸如此類問題,采取個別對待的方法,使他們就其實際情況盡可能達到更好程度。最后做出總結,說明本節課的成功及遺憾之處,同時拓寬創作空間,令學生有激情地進行課后的修改與創作。
【教學設計的是怎么樣的】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