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事物的教學設計
理解事物的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1) 理解和掌握聯系的含義;
(2)理解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3)理解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條件性
2、能力目標:
(1)把握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能力。不僅懂得辯證法的基本范疇,更重要的是理清它們之間的內在的有機聯系。
(2)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認識事物內部聯系到認識事物外部聯系中學會全面的分析方法,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認識社會和人生的能力。
3、覺悟目標:
以生動有趣的圖片、故事、古詩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激情,樹立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聯系,有效地改造世界。學會用聯系的觀點認識和處理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是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一)、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2、難點:聯系的客觀性與條件性。不是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3、思想教育重點: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通過這一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
(二)、說教法
由于事物的普遍聯系在實際生活中隨處都會遇到,學生比較熟悉。而且,教材講述采用事例歸納法,通俗易懂。為了使學生認識更深刻、更全面。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認知心理和認知規律,我主要采用目標教學方法,貫穿"讀--議--講"的基本程式,多種教法綜合運用,來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具體方法有,例證法、講授法、討論分析法等等啟迪學生思維。
1、 用現代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運用電教多媒體展示形象的多媒體素材,通過生動故事、畫面,增加課堂的感染力,其目的就是為了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形象化。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哲學,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領悟生活的情趣,拓展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認識到生活處處皆哲學。
2、用討論法,澄清認識盲點
為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施展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熱點"、 澄清"盲點",本課時對"聯系的客觀性"這一教學內容安排了討論,以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而言,一定的學習方法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表現,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是具有對知識的學習能力、選擇能力和創造能力。根據教材特點,本節課進行以下學法指導:
1、理論聯系實際法:這一方法是政治課學習最基本的方法,思想政治課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對生態系統圖、長江洪災的原因等多個實例的分析,將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
2、思維訓練法:在本節講課,我在每一部分都引用了一些事例,要學生由事例歸納出觀點,用觀點統帥事例,既分析又綜合。培養自已思維的主動性、獨立性與靈活性,學會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3、讀--議--講學習法:"讀"就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文段,閱讀材料,領會其精神實質。"議"說是讓學生對材料展開分析討論。"講"就是讓學生嘗試提出自已觀點,發表自已的看法。養成自學習慣,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本節課對設計了一些思考題、議一議、想一想、講一講等小問題,來引導學生讀材料、分析知識點,實現自學達標。
【理解事物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