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的選取及合成》教學設計
《圖像的選取及合成》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閩教版新版教材八年級上冊Flash中活動四《圖像的合成》第二堂課的內容。本活動的內容是圖形圖像處理中非常基礎的知識技能,在圖像處理這一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活動中相應知識點的掌握也是后續活動(如活動六平面設計)的基礎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本活動中創建選區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這里涉及到眾多的選擇工具,某些工具在使用時需要學生細心。學生可能難以一步到位創建合適的選區,教師要多加鼓勵,以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學會使用選擇工具中的一種“魔棒工具”進行摳圖,以及利用圖層合成圖像。
2、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媒體和工具完成圖像作品,用以呈現信息、交流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創作圖像作品的過程,形成積極主動學習和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參與圖像作品創作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表達能力。 (2)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交際能力。 (3)能理解并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認真負責地利用作品進行表達和交流,樹立健康的信息表達和交流意識。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魔棒工具的使用
2、教學難點:魔棒工具的容差和連續的兩個屬性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反思
情境體驗 導入新課
通過合成圖像前后的圖像對比,引入本課主題
提問:展示的幾張圖像中有何聯系?
學生回答,引入本課主題
展示圖像合成示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講解 建立概念
圖像合成的三部曲:選取圖像——復制——合成
從圖像素材中挖取我們想要的部分即摳圖,摳圖摳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圖像合成的好壞,因此摳圖是圖像合成的基本功。在Phtshp中摳圖也稱之為“選擇圖像”。
學生傾聽老師講解
通過三部曲的介紹,使學生與舊知識相連,更容易掌握圖像的合成
任務探究 上機實踐
用實例介紹用魔棒工具完成圖像合成,并注意魔棒工具的兩個屬性“容差”、“連續的”。
屬性一:容差
解決問題:(1)選用不同的容差值,再用魔棒選擇同一選區,會有何不同?
(2)若容差值始終為10,有沒有辦法選中圖像以外的所有區域?
(3)圖像粘貼后如何改變選區內容的大小和形狀?
(4)粘貼后觀察圖層面板有什么變化?
屬性二:連續的
解決問題:若將“魔棒工具”的“連續的”復選框去掉,操作時會有何不同?
學生根據老師的介紹做專項練習
學生根據老師的介紹做專項練習
通過問題使同學們對魔棒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例子鞏固
通過上面的學習,請同學們展開想像,將老師提供的圖片制作出大頭貼或其他有創意的合成圖像。教師走動,發現問題及時引導。并對制作較好的同學予以表揚(有時間可當堂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自行完成
通過例子將魔棒工具的使用進一步鞏固。
歸納小結
梳理知識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要掌握魔棒工具的兩個屬性“容差”和“連續的”。下一節課我們將學習用套索工具選取不規則的區域進行合成圖像。
六、板書設計
圖像的選取與合成(二)
一、 圖像合成三部曲
二、 利用魔棒選取并合成圖像
(1) 屬性一:容差
(2) 屬性二:連續的
【《圖像的選取及合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