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書懷》導學案
《旅夜書懷》導學案
【學習要求】
1.學習詩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
2.體會詩人孤苦寂寞、飄泊無依的感情。
3.欣賞杜詩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學習重難點】學習詩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
【學時安排】1學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學習
。ㄒ唬⿲W法指導:
1.借助工具書和書下注解,疏通字詞,在此基礎上反復誦讀,感知全詩,背誦詩歌。
2.了解詩歌創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跡,仔細閱讀全詩,找出文中寫景的意象,初步體會詩歌的情感。
(二)嘗試練習
1.生字(給加點字注音)
、盼{( ) ⑵月涌( ) ⑶沙鷗( ) ⑷何所似( )
2.詞語(解釋詞語)
、怕靡梗
、莆{:
⑶月涌:
⑷飄飄:
3.填空
⑴本詩的作者 ,字 ,自號 ,因為所擔任的官職又被稱為 、 。
⑵本詩作者的詩歌大多涉及社會動蕩、人民疾苦,在他的詩歌中可以看到唐代由盛轉衰的演變,因此他的詩歌又被稱為“ ”。他以律詩、古體詩見長,詩歌風格 。和 并稱“李杜”,被后人尊為“ ”。
、潜驹妼懹谠娙 (年齡段),此時作者正離開四川順流東下。在途中,作者看到了非常壯闊的自然之景“ ”(寫出原句),在這樣的壯景之下卻反襯出了 。作者希望一生聲名是由 鑄就,而非文章,但無奈在政治上受人排擠。對于這一生的漂泊,作者感慨自己就如 一樣。
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運用了 (修辭)。
詩歌中寫近景的句子是“ ”。
4.聯系書下注解,嘗試把詩歌翻譯成現代白話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譯文)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譯文)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譯文)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譯文)
二、課堂探究
。ㄒ唬﹩栴}探究
1. “旅夜”、“書懷”分別和詩中的哪些詩句對應?作者選擇了哪些意象來“書懷”的?
答:
2. 首聯寫出這些意象什么特點?它有什么深意?
答:
3. 頷聯突出意象的什么特點?景物描寫對表現詩人處境有什么作用?詩人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答:
4.頸聯運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5.尾聯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
(二)課堂檢測
1.杜甫的《旅夜書懷》是 ( )
A.詠懷詩 B.山水詩 C.記行詩 D.旅游詩
2.對《旅夜書懷》一詩的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首聯寫近景,這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于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頷聯寫遠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寫出詩人喜悅之情。
C.詩的后半是“書懷”。“官應老病休”,這是反話,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因為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兩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3.下列對杜甫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他創作的詩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現實,因此其詩被后人稱為“詩史”。
B.杜甫的三吏、三別全面地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對社會造成的破壞。
C.在詩歌藝術方面,杜甫把從《楚辭》以來得現實主義傳統推向了高峰。
D.杜甫在詩歌創作方面對后世影響極大,后世文人把他和李白并稱。李白是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
4.對《旅夜書懷》一詩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細草微風岸”是近景描寫。
B.創作這首詩歌時,杜甫仍陷于被安史叛軍占據的長安,看到山河依舊卻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目艾涼,他發出了沉重的感慨。
C.“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非常典型地體現了杜甫詩歌飄逸奔放的藝術風格。
D.最后作者用沙鷗表現了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5.下列對尾聯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此聯意思:飄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間一只小小的沙鷗。
B.此聯中的“一沙鷗”和“細草”相呼應,首尾相顧。
C.此聯為自問自答,便詩人老懷悲涼之狀愈加突出。
D.這一聯借景抒情,借沙鷗形象,表現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
。ㄈw納總結
1.中心主旨:
2.藝術特色
。ㄋ模┱n后鞏固
1.下列對“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句營造了一種凄涼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獨傷感傷之情的外化。
B.從詩人對細草微風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詩人夜愁不寐的形象。
C.這句暗喻自己像小草一樣渺小,像孤舟一樣孤寂。
D.這句描寫的景物具有一種清新自然的特點。
2.下列對“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這聯營造了雄渾闊大的意境,詩人以此反襯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達出凄苦之情。
B.此聯寫遠景,雄渾闊大,折射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喜悅的心情。
C.詩句中“垂”“涌”兩字分別襯托出平原的寬闊和江水浩蕩之勢,用詞極為精當。
D.這兩句寫景,既表現了雄渾闊大的意境,更襯托了詩人的孤寂與渺小。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前兩聯對仗工整,由遠及近,由下及上,描繪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廣闊立體的月夜畫面。
B.此詩寫了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和燦爛的星月。景的雄渾闊大襯出了詩人的孤苦伶仃。C.后兩聯含蓄的寫出了詩人的不幸與當時的處境,吐露出詩人不得志的牢騷與失意悲涼之情。
D.尾聯,詩人用設問的方式引出自己的處境:像天地間一沙鷗,四處漂泊。
4.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寫了“名著”、“官休”兩事,概括了詩人后半生的生活,如何理解這兩句的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
5.尾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從中看到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答:
。ㄎ澹┩卣固岣
在歷代詩評家眼里,《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認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兩聯名句在寫景方面有著怎樣的共同點?
答:
五、資料索引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非常嚴格。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律詩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于絕句。
【《旅夜書懷》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