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統計》下冊知識點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統計》下冊知識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統計》下冊知識點 1
組織比賽(認識簡單的縱向條形統計圖)
1、結合身邊的實例,經歷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2、認識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簡單縱向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買氣球(認識簡單的'橫向條形統計圖)
1、認識簡單的橫向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進一步體會分類統計的必要性。
2、培養學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數據的方法如:
(1)小組統計,全班匯總
(2)個人進行全班的調查
(3)舉手或起立進行集體統計。整理數據的方法:一條表示同一類事物,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將數據進行分類整理。
3、嘗試利用數據做出簡單的決定。
一年級數學《統計》下冊知識點 2
統計表:
(一)意義
把統計數據填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內,用來反映情況、說明問題,這樣的表格就叫做統計表。
。ǘ┙M成部分
一般分為表格外和表格內兩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標的名稱,單位說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內部包括表頭、橫標目、縱標目和數據四個方面。
。ㄈ┓N類
單式統計表:只含有一個項目的統計表。
復式統計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統計項目的統計表。
百分數統計表:不僅表明各統計項目的具體數量,而且表明比較量相當于標準量的百分比的統計表。
(四)制作步驟
1、搜集數據
2、整理數據:要根據制表的目的和統計的.內容,對數據進行分類
3、設計草表:
要根據統計的目的和內容設計分欄格內容、分欄格畫法,規定橫欄、豎欄各需幾格,每格長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對過的數據填入表中,并根據制表要求,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寫上統計表的名稱和制表日期。
統計圖:
。ㄒ唬┮饬x
用點線面積等來表示相關的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圖形叫做統計圖。
。ǘ┓诸
1 、條形統計圖
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后把這些直線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優點: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直條的寬窄必須相同。
取一個單位長度表示數量的多少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
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表示不同項目的直條,要用不同的線條或顏色區別開,并在制圖日期下面注明圖例。
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2)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線的寬度和間隔。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深線上根據數據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注明數量。
0的相關知識點: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0沒有倒數,0的相反數是0,0的絕對值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是0,0乘任何數都等于0,除0之外任何數的0次方等于1.0不能作為分母出現,0的所有倍數都是0.0不能作為除數。
幾何形體周長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一年級數學《統計》下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07-05
三年級下冊四單元數學知識點08-15
一年級下冊數學輔導題12-05
一年級數學《數與代數》知識點梳理02-10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知識點03-24
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說課稿03-26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知識點整理10-24
三年級下冊數學各單元知識點歸納整理03-19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