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課堂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課堂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在教學目標設計時從整體效應出發,注意了縱向橫向之間的關系;從學生實際情感出發,適應個別差異的需要,從而使教學目標取得一定的彈性效果。
為了使學生充分理解閱讀材料,精心設計了問題,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朗讀形式也多樣化。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了描寫發射時的片段,那種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頭,為祖國感到驕傲,為楊利偉感到驕傲。同時也激發起了學生朗讀的欲望,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領會作者的意圖,達到了精讀理解的目的。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節。
不足之處,由于學生預習過程中忽略了對詞語的理解,導致學生在活用詞語的時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并且教學方式的趨向單一,使教學目標沒能更上一層樓,總體上達到了讓學生了解神六,教育學生的目的。
【《夢圓飛天》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夢圓飛天的教案設計08-22
夢圓飛天教案例子07-13
飛天音樂教案10-31
關于《野菊》的課堂教學反思03-19
關于中國夢的教學反思02-26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四季》的課堂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9篇)02-01
數學教案:圓的認識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