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教學反思

時間:2024-10-18 02:13:16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這篇課文是一篇傳統經典的課文,難點較多,如何較好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探索學習,我采用了舊教材新教法,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

  上課時我與學生共同探討“示意圖”的畫法。既注意認真去傾聽學生的意見,又注重適時的點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在這堂課上,人人是老師,人人是學生,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了。在講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采用了畫一畫,演一演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簡筆畫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特別是當談到設計“人”字形線路時,許多孩子上臺充當了講解員,又是比,又是畫,通過他們生動的講解,形象地演示了火車爬上青龍橋的情景……不時,有同學質疑,馬上有同學為他解答,從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知識,孩子們交流著彼此的情感和經驗,學得不亦樂乎。

  我認為這堂課是一堂成功的課,因為這堂課充滿了感情的交流,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個性飛揚!

  詹天佑教學反思

  小學課文《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

  執教了這篇課文之后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開頭,在音樂的渲染下,在教師語言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對于教學難點的處理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這兩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問題教師采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畫示意圖和觀看課件動畫。

  三、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盡管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為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書讀百邊,其義自見”。

  2、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我盡管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對于詹天佑的設計并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贊嘆之情。在教學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學生并沒有提出,為什么要設計人字形線路?設計這個線路有什么好處?要是能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水到渠成。同時這到激發動機時入情。而且在整堂課中教師都很有激情,在語言上努力打動學生,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三、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強調的以學定教,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系上下文。

  最后的創意表達,拓展思維,沒有給學生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去講,學生的情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詹天佑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完了小學課文《詹天佑》的第二課時,我總體的感覺還不錯,一種愉快的感覺油然而生,這種久違了的感覺真好!

  《 詹天佑 》是一篇傳統經典課文,難點較多,如何較好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探索學習,我采用了舊教材新教法,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學生的這種表現是在逐步分析、理解詹天佑這個人物的品質的過程中顯露的越來越明顯和高漲。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

  在講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采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后者采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杰出才干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講解時,學生自學后畫一畫就有一些困難。人字形線路圖確實是很難畫,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小組內動手畫一畫。把個小組畫好的畫交流展示,大家評一評,在讀一讀相關內容,師生共同完成這個示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感觸最深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去挖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卓越才能,不能適當延伸到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對人物的認識只是局限在體會出人物的愛國與杰出,沒有發散學生的思維,擴展的更大范圍。

  2、 在交流收集資料時,過于放松,學生對當時社會背景還是一知半解。

  分析文章時因為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了解得不多,在學習之初,學生理解不到位,所以我隨時要補充相關的資料,既影響學生的學習感悟,又耽誤了一些時間。

  3、 在教學中,學生的朗讀從始之終沒有得到重視。

  我只是重視了重點語句的各種形式、各種目的的讀。對于學完全文的讀,重視得不夠,對非重點內容的讀,重視的也不夠。沒有充分利用讀這一形式,助學生更好的連貫全文。擴展學生思維的廣度。

  我不敢說,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課,但我卻十分肯定地知道,這堂課充滿了感情的交流,洋溢著生命的活力。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也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詹天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

用戶協議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AV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第1页 | 亚洲i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