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徑》教學反思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
《最佳路徑》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課文的二、三兩段是重點部分,為了使學生理解本課所帶給我們的啟示,教學中我抓對比,促聯系,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
一、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買葡萄的對比: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后,讓學生說說法國南部有一個著名的葡萄產區,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為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里?為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二、老太太賣葡萄與格羅培斯設計路徑的聯系:
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么?為什么撒下草種?他是怎么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么聯系?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三、暢談最佳路徑
總結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設計為什么被評為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路徑又寬又窄,優雅自然;有的說這種設計方法不同尋常,給人充分的自由;有的說這樣的路是大家自己走出來的,保證了游玩時的方便,最科學合理。最后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設計歸設計,反思整節課教學,在對比部分牽扯的時間過多,聯系花的氣力少了點,導致有少數后進生不太明白格羅培斯撒草種的意圖,有些同學不明白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之后想一想,如果引入魯迅曾經說過的話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或許對學生的理解有所幫助。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