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藝術聽后感
教育是慢的藝術聽后感
7月22日上午,我有幸來到省常中,聆聽了張文質老師的講座——教育是“慢”的藝術,他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者,也是一位詩人,在炎炎夏日里,他的講座仿佛有著茶的藝術般,經過一系列煮茶的工序,去掉了我們原有的焦躁,讓我們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關注到他的思想,融入到這個課題中,品味之后卻又回味無窮。
他的課題給予我們一個觀念,教育是“慢”的藝術,所謂慢,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如此。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給予孩子愛,孩子在童年時充分地從父母身上得到愛,是他們健康成長的最關鍵的東西,也是他們了解愛的重要,學習去愛自己,去愛別人的必要條件,童年缺乏愛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永遠都是有缺失的。而給予孩子愛,不是給孩子買個東西就完成了的,這需要長期的陪伴,陪伴他成長,陪伴他玩耍,陪伴他的學習和生活。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也不是一節課,一句話可以完成的。對于學生的教育是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現在的社會往往只看重人的最終成績,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忽略了一個人的努力過程。一個人的起點在哪里,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到達了怎樣的成績,這些都是我們應當關注的。孩子總是好奇的,孩子總是好動的,教師應當更多地愛護他們,理解他們,寬容他們,不因他們的小錯誤而苛責他們,那樣孩子整天生活在緊張的環境中,加之學習的壓力,又何來快樂之說呢。
張老師說他是福建人,他覺得福建是一個很悠閑的城市,悠閑不在于人們日常閑著,不工作,而是悠閑的一種氣度,一個處事的方式。那里的人喜歡泡茶,不管有什么事,來到辦公室,先泡茶,經過洗茶具,燙茶具,煮水,泡茶一系列的工序后,本來人們焦躁的心情都沉靜下來,聞著淡淡的茶香,就像老朋友般邊喝茶邊談事情,又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呢。
我們一線教師日常的工作非常繁忙瑣碎,避免不了焦慮的情緒,是不是也可以調整一下心態,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多關注孩子,少糾結成績,多關注過程,少糾結結果,是否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一些呢。
【教育是慢的藝術聽后感】相關文章: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09-27
心懷感恩笑對人生的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11-22
《麋鹿》解析聽后感03-19
《地球之歌》聽后感08-28
時間煮雨_聽后感想03-03
大瀑布的葬禮聽后感03-19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10-12
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總結01-17
《淋雨一直走》聽后感03-26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范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