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有序靠規則教案
社會有序靠規則教案
社會有序靠規則
1.感受社會的有序運行靠規則維護,樹立遵守規則的觀念。
2.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習慣。
3.知道道德、紀律、法律等行為規范共同保證社會的有序運行,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為規則。
【教學重難點】:
社會的有序運行靠規則維護。
【教學過程】:
導入:請五位同學做小游戲,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并計時,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實驗一:不做任何規定,請五位同學將小球全部拉出,并請其他同學計時。
實驗二:規定順序,請五位同學依次拉出小球,并請其他同學計時。
學生回答:略。教師小結,通過對比實驗,我們得到一個啟示,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必須要有秩序,有秩序必須守規則;要使整個社會順利運行和發展,也得有規則作保證,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
導學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材第一目第一個◎下面的六幅圖,并思考同一場所出現不同情況的原因。學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一個◎相關內容。
教師點撥:同一場所出現不同情況的原因在于人們是否遵守規則。社會生活中既存在著有序現象,也存在著無序現象,但我們的社會從總體上看,是一個有序的社會。
教師過渡:同學們都希望生活在有序的社會環境中,不希望社會出現無序的狀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樂隊沒有指揮,就不能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總之,沒有規則(規矩)就會導致混亂。規則是社會有序的重要保證。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規則昵?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二個◎中“情境一”的相關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哪些秩序保證了同學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點撥:保證班級、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要靠規則。要靠道德(如同學們的自覺性),要靠班規、校規校紀、《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等規則,要靠法律(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道德、紀律、法律等行為規范共同保證著社會的有序運行,只不過,有時道德的作用更突出一些,有時法律的作用更突出一些。
學生閱讀“情境二”內容,并思考:小品中出現了哪些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引導,促使小伙子排隊上車,主要是由于道德的力量。同學們還能列舉幾個靠人們的信念、習俗和社會輿論的力量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事例嗎?
學生列舉:略。
學生閱讀“情境三”的內容,并思考:反映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引導:有些影響和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單靠人們的信念和社會輿論是不能解決的,必須要有強制的力量才能解決,這就要靠法律。正如“情境三”中制止幾個不法青年的行為、凈化學校周邊環境,就是靠法律的力量。
教師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知道:無論是班級、學校或整個社會生活的有序運行,都離不開具體的規則,離不開道德和法律,這些規范中最重要的是法律。離開了這些規范,社會就無序可言。我們每個人都應自覺養成遵守各種規則的良好習慣。
作業:練習冊:1.2.3.
【板書設計】:
社會有序靠規則
我們需要有序的社會。
道德、紀律、章程、法律維護社會有序進行。
法律維序最重要。
【社會有序靠規則教案】相關文章: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
夏天飲食中班社會活動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