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備課教案
阿長與《山海經》備課教案
一、課堂名師導學
1生字生詞
震悚sǒng 畫舫fǎng 孤孀shuāng 惶急huáng
驚駭(hài): 恐慌恐懼
詰問(jié):追問;責問
懼憚(dàn):畏難;畏懼。
渴慕:非常思慕。
霹靂(pīlì):又急又響的雷,是云與地面之間發生的強烈雷電現象。本文指作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2本課導學
走進作者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他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故鄉》;論文集:《門外文談》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集》等。
背景知識
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是魯迅最早接觸到的一位農村勞動婦女,和魯迅一起生活到魯迅上學以后。對魯迅幼小的心靈成長影響最大,印象最深,除了他的家族長輩和兄弟外,就要數長媽媽了。魯迅一直懷念著她。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年后,作者寫了此文紀念她。
文章主題
這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敘寫了家中女工、保姆長媽媽與自己兒時的一些往事、趣事,重點寫了長媽媽為自己買到向往已久的繪圖本《山海經》的事,表現了舊中國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能體察孩子心理的勞動婦女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長媽媽深深的懷念和對類似長媽媽的勞動婦女命運的關切之情。
釋疑解惑
1.魯迅以什么情感來寫這篇文章?從這篇文章中,你認識到怎樣的魯迅?
深沉的懷念,“仁厚而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有童心,幽默,寬厚仁愛的魯迅。
2、作者在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一種什么寫法?
先抑后揚。
3、作者敘述的幾件事情中,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A、喜歡切切察察;B、不許我走動;C、睡覺擺大字;D、懂得許多規矩,教給我很多道理;E、講“長毛”的故事
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買《山海經》
文章特色
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
一、先抑后揚主題明
二、情感變化線索清
三、詼諧深邃言語精
四、情感真誠意蘊深
看了這篇初二上冊語文知識點:阿長與《山海經》的文章,大家對這門課的知識點是不是很清楚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阿長與《山海經》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感悟200字(通用12篇)09-28
阿長與《山海經》讀后感(精選37篇)03-21
阿Q正傳教學教案(精選5篇)02-19
教師怎樣備課和編寫教案03-15
一年級美術《長呀長》教學設計04-23
一年級下冊語文全冊備課教案(通用10篇)02-09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11成長教案設計03-19
數學組集體備課計劃三篇02-13
音樂備課組總結(通用10篇)05-23
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總結(通用18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