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教案
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間及表現;宋代農業的發展;宋代手工業的發展;宋代商業的繁榮;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宋代的海外貿易;宋代豐富多彩社會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會生產手進步促使人們日常生活發生變化的種種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
③通過比較唐都長安和北宋都城東京的商業發展狀況,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比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農工商業發展狀況,使學生形象地認識到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已南移到長江流域,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①組織學生以口頭或文字方式描繪宋代城市生活,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象力。
②指導學生設計制作“宋代農工商業發展簡表”,培養學生用圖表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了解宋代在農工商業領域的領先成就,感知人類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過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親和力。
③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科學技術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培養學生崇高科學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重點和難點]
重點: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原因及其表現。
難點: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學綱要]
一、經濟重心南移
1、原因
2、概況
二、農工商業的發展
1、宋代農業的發展
2、宋代手工業的興盛
3、宋代商業的繁榮
三、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內習題,教師輔導。
第11課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
1、()時期,南北經濟差距縮小;()時期,經濟重心已從()流域轉移到()流域。()時,流傳“蘇湖足,天下足”的諺語,()流域已成為全國重要糧倉。
2、宋朝時,發明了新農具“”,還出現了()。原產越南的()由福建推廣到江淮一帶。南方已普遍種植(),()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推廣到淮河流域。
3、宋朝時,()在南方逐漸普及,()成為著名的瓷都。()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裝有()。
4、()時,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5、宋朝時,海外貿易興盛,()、()、()等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
6、宋代的城市中已打破()和()的界限,出現了眾多的()行業,有專門的娛樂場所“”。()身份相對自由,()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
【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教案】相關文章:
《電和磁》的教案03-04
《開花和結果》教案02-02
教案: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05-25
關于《點和線》的教案03-20
小螞蟻和蒲公英教案04-19
《伯牙絕弦》教案和反思03-19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案03-20
爺爺和小樹教案(通用15篇)11-24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教案12-15
教師怎樣備課和編寫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