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色污染危害研究性調查報告
關于白色污染危害研究性調查報告
一、調查計劃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伙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著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于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為了了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伙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通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了解我們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XX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XX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節目組曾經岸訪了塑料袋的生產廠,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干,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制成各種塑料袋。記者問老板,這種塑料袋用來裝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該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認這類薄膜未經消毒,肯定有害于身體,他本人從不用這種塑料袋裝食物。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XX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XX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白色污染 調查問卷
1.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是 80% 否 20%
2.是否知道國家在2009年6月1日頒布了“限塑令”?
是 23% 否 77%
3.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飯盒等一次性用品是否可降解?
是 16% 否 84%
4.在超市購物時,是否使用環保袋?
是 14% 否 86%
5.周圍的人使用環保袋居多還是購買塑料袋居多?
環保袋 32% 塑料袋 68%
6.周圍農貿市場、早點攤、私營小店等地是否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是 11% 否 89%
7.自己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大約有多少?
沒有 73% 一個到兩個 26% 三個到四個 1% 五個以上0%
8.選擇購買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備購物袋太麻煩 32% 忘記帶購物袋 38% 純粹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6%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21% 買來的塑料袋用完后還可做其他用途3%
四、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及時提醒和制止。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們深入了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煉了社會實踐的能力。我們都認為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高中研究性學習案例:身邊白色污染
人類在享受了工業革命帶來物質以及高神上的便利后,人與自然的平等、和諧也被打破;每天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環境當中,人類也時常受到大自然的報復。為了更好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使人與自然環境更加和諧共存,我們小組對身邊的白色污染進行調查,從而也使我們更好地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并決定從自身做起,加大宣傳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來。
我們對白色污染進行調查,提出什么是白色污染的問題。經過我們查閱資料和詢問有相關知識人員,得到“白色污染”主要指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種高分子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動時聲音發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則較柔軟,抖動時無發脆聲音;發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白色污染”主要成分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樹脂等。
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現狀
第一、侵略土地過多。塑料類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一般可達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紙屑和粉塵隨風飛揚。
第三、污染水體。河、海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水面上方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會傷及健康,甚至會因其絞在消化道中無法消化而活活餓死。
第四、火災隱患。白色垃圾幾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災事故不斷發生,時常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們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其中的殘留物也常常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后,由于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
“白色污染”物主要含有有毒化學成分,那對周圍環境帶來一定影響,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原因呢?
圍繞這個話題,我們小組訪問了一些學生、老師及領導,也得到他們的說法。
有些同學說:“造成污染主要來源是平常不自覺,沒有很好地重復使用塑料袋,自己約束自己能力不強,受到他人的影響,認為自己一個人環保在世上也沒多大作用。”
有些同學說:“社會的高速發展,帶動物質生活的不斷進步,人類在享受物質生活帶來的快感,造成白色污染那是必然結果,否則社會經濟就會止步不前,人類也不會進步”。
當到這里時老師也有話要說:“白色污染已成為現代社會普遍現象,要想杜絕則是不可能,只有從思想上教育,讓自己的學生意識到污染的危害及影響和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社會才會改變現狀,污染也會減少甚至無污染。”
而當我們訪問相關領導時,他們說:“國家雖有相關法律文件,但在縣級以下的地方難以實施,更沒垃圾回收以及利用,只是采用焚燒或堆積,嚴重影響當地的水源、土壤及人們生活狀況”。
我們小組根據同學、老師、領導的答復,經過討論和相關的資料,總結了以下幾點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和管理,垃圾沒有分類回收,能回收沒有回收利用而采取焚燒、填埋等不科學方式處理。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的白色污染沒有科學處理,放任直流。
3、 我國現有法律法規雖有對使用塑料袋規定,但沒有對塑料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我國雖響應世界宣傳保護環境的口號,但總的來講中國人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如西方,人們的保護意識也較單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相當普遍。
現在我們小組更充分了解我們日常生活廢棄物產生原因,我們會更好約束自己,告誡朋友、同伴合理使用塑料制品。我們小組的一個成員提出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白色污染,那它到底影響到我們生活及環境的哪些方面?帶來什么負面影響?
為此我們小組開始到附近池塘、鄉村做些訪問及調查。
有的農民說:“今年來池塘養魚收入不是那么理想,有時捕捉的魚還發生變異,魚類逐漸減少,水體開始發臭,現在養魚已經負利了。”
當我們從池塘里打撈時,發現了許多塑料制品,這就是節省腳步,順便把生活廢棄物扔入池塘中造成的后果。現在水源被污染,養水產品已成為不可成的事實,這又給我們上了一課。
我們又去田野調查,發現有幾塊地已經長滿荒草被丟棄。土地是農民命根子,這時我們詢問村支書,正如他所說:“這塊土地的土壤硬化,出現土地沙漠化,導致糧食年年減產,這是迫不得已的事”。經過一番調查,我們總結“白色污染”的危害如下: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袋影響城市、校園景觀,塑料袋漫天飛舞,給人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視力及心情。
二、造成危害:
(1) 塑料長期在突然、水體殘留,造成土壤硬化、沙漠化,間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導致減產以及水體惡化。
(2) 拋棄在水陸中的廢棄物、破壞了動植物的棲息地。
(3) 生活垃圾被運往郊外,堆積成山占用建筑用地、生活用地,而且焚燒成為一些城市、鄉村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間接造成空氣污染。
(4) 部分塑料含有毒性,若有將熱食物裝進去會發生部分化學反應,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的生產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發展已經構成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空氣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有飛舞塑料袋,使人們出門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我們市政府和校園清潔工日夜與“白色污染”在搏斗,但都改變不了現狀,而且光靠環衛工人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環、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環境。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隨地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不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3、盡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的生活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4、發現身邊破壞環境的行為要及時提醒和制止,上街購物時,盡量自己攜帶環保購物袋。
5、要愛護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6、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應組織同學們到社會宣傳,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彼此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
【白色污染危害研究性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廢舊電池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調查報告02-14
關于染發危害總結03-19
肥胖的危害及防治教案08-02
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2-05
塑料袋的危害活動優秀教案(通用8篇)12-05
關于全國國民閱讀的調查報告03-20
農村醫療衛生調查報告參考03-19
關于美國大學創業調查報告分析03-19
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調查報告05-24
農村社會保障現狀的調查報告范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