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微信使用的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微信使用的情況調查報告
【摘要】微信是一款由騰訊公司推出的,支持多平臺,旨在促進人與人溝通與交流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拍照發給好友、發手機圖片、移動即時通信等功能。微信支持多種語言,以及Wi-Fi,2G,3G和4G數據網絡。截至2015年06月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
【關鍵詞】微信;零資費;功能
一、研究背景
“微信”通過其最具特色的語音聊天方式成功傳遞了富有感情色彩的聲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平白的文字敘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時借助網絡傳送,突破距離的限制。除此之外,“微信”運用最新的位置基礎服務功能,使用戶不僅能夠基于原有QQ,人人等交際圈保持與舊友的聯系,還可以“查找附近的好友”以及“搖一搖”,搜索到附近陌生用戶,擴展自己的交際圈。
然而,微信的點對點通話功能,優點是保證了私人通話的隱秘性。缺點是微信極易淪為不法分子傳播虛假、不良信息的工具。因此,在微信日漸融入大學生生活的今天,大學生能不能夠針對這一功能取精去糟,用理性的方式對待與陌生朋友關系呢?
二、研究目的
1.通過隨機發放問卷了解各高校大學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況;2.分析大學生對微信常用功能的實際運用及其滿意程度;3..結合數據,分析歸納微信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數據分析結果
此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法,收集研究所需的資料。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作數據統計。
四、調查對象的描述性分析
(一)性別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放回收74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調查23人,占31.1%;女性調查51人,占68.9%。
(二)年級情況
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為:大一年級調查6人,大二調查20人,大三調查27人,大四調查11人,研究生及以上調查10人。
五、微信使用情況調查
(一)使用微信原因調查
在使用微信原因調查方面,選擇周圍人都在用的比例最高,為71.6%。其次為省流量省資費,占39.2%;好玩有趣排第三,占36.5%。
(二)添加好友方式調查
在添加好友方式調查方面,使用手機通訊錄的比例最高,為93.2%。其次為使用QQ好友,占71.6%;使用二維碼掃描排第三,占23.0%。
(三)微信便利功能的調查
在微信便利功能調查方面,選擇朋友圈的比例最高,為78.4%。其次為離線助手,占36.5%;QQ郵箱提醒排第三,占35.1%。
六、卡方檢驗
(一)使用微信最多的業務調查
在使用微信最多的業務調查方面,選擇發送文字信息的比例最高,為62.2%。其次為發送語音信息,占23.0%;使用二維碼排第三,占9.5%。由此可知:發送文字信息、發送語音信息、二維碼是微信使用最多的業務。
(二)不同性別比較
卡方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使用微信業務比較的卡方值為3.741,對應的P值為0.587,大于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不同性別在使用微信業務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七、T檢驗和方差分析
(一)滿意度情況的描述性分析
滿意度各方面的描述性分析結果顯示:便捷性的均值和標準差為4.16±1.23分,經濟性得分為4.07±1.23分,普及性得分為4.09±1.21分,安全性得分為3.46±1.06分,時尚性得分為3.72±1.27分。由于此次研究采用李克特五點評分方法,中位數為3,所以研究結果顯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均高于中位數水平。
(二)T檢驗分析(不同性別比較)
T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便捷性、經濟性、普及性、安全性、時尚性比較的T值分別為-0.761、-0.723、-0.450、-0.368、-0.290,對應的P值均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不同性別的便捷性、經濟性、普及性、安全性、時尚性均沒有顯著差異。
(三)方差分析(不同年級比較)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便捷性、經濟性、普及性、安全性、時尚性比較的F值分別為1.315、0.987、0.556、0.233、0.134,對應的P值均大于0.05,沒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不同年級的便捷性、經濟性、普及性、安全性、時尚性均沒有顯著差異。
八、相關性分析
事物之間存在聯系但又不能直接作出因果關系的解釋時,稱事物間的這種關系為相關關系。相關分析就是用一些合理的指標對相關事物的觀測值進行統計分析。
相關分析表格結果顯示:性別(1男2女)、使用微信頻率(1每天使用→4幾乎不怎么用)與總體評價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241、-0.313,對應的P值均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性別、使用微信頻率與總體評價具有顯著的相關性。由于相關系數為負數,說明為負相關性。即男性且每天使用的對象,其對微信的總體評價就越高。而年級、使用微信時間與總體評價的相關性則不顯著(相關系數對應的P值均大于0.05)。進一步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分析性別、年級、使用微信時間、使用微信頻率對總體評價的影響作用。
九、回歸關系
模型擬合優度檢驗結果表明:當回歸方程包含不同的自變量時,F值為3.495,其顯著性概率值為0.012,小于0.05,即拒絕總體回歸系數均為0的原假設。因此,最終的回歸方程擬合效果很好。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1男2女)、使用微信頻率(1每天使用→4幾乎不怎么用)的回歸系數值分別為-0.282、-0.412,對應的P值分別為0.042、0.013,均小于0.05,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因此說明性別、使用微信頻率會對總體評價產生負性影響作用。即越是男性對象,使用頻率越頻繁,其對微信的總體評價就越高。而年級、使用微信時間對總體評價的影響則不顯著(對應的P值大于0.05)。
十、討論及建議
希望通過調查大學生對微信的使用情況,分析大學生對微信常用功能的實際運用及態度、看法等,以及其作為網絡聊天工具的功能和在促進人際關系交流方面的作用,結合調研數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歸納微信對大學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以便為引導大學生更好地認識并了解如何合理使用這一新型通訊軟件。
【大學生微信使用的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大學生玩游戲情況的調查報告三篇02-16
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調查報告05-24
關于縣牛羊肉市場價格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02-19
中國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通用10篇)08-08
廣東大學生生活費調查報告03-19
大學生網購調查報告分析例文(精選12篇)12-24
關于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1篇)04-15
大學團員個人情況總結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