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在聽嗎》高中讀后感
“老師你在聽嗎?”這是美國作家麗薩.波曼女士與2008年推出的一本兒童教育的力作。她著重圍繞教師如何創造一種民主對話的環境,如何支持高質量的交談,如何鼓勵、支持對話的學習和發展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在有限的語言能力前提下參與對話進行了闡述。要求教師仔細思考與審視日常教育的對話是否有效,是否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產生了真正的影響。其中提到了如何幫助幼兒在有限的語言能力下參與對話,這就讓我想到了小班孩子,他們剛入園,經驗少。就看搭積木的時候吧,有的孩子總是默默的坐在一邊,擺弄積木,很少與同伴交流,有的孩子想要同伴的積木,也不會和同伴商量,而是動手就搶。
孩子總是特別善于模仿,老師怎么說話,孩子就會跟著學,老師的一言一行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在平時就比較注意和孩子說話的方式,比如在晨間游戲時,我會坐在他們的小桌子邊,和孩子們說話,在說話時,我一直注意拉著孩子的小手,或者輕輕把孩子拉著靠近自己,這樣不僅讓孩子感覺到親近,孩子的小手同時也會自然乖乖地放在兩邊,小眼睛自然而然的看好你了。有個別孩子膽怯,眼睛望著地上不敢看我,我會輕輕捧住孩子的小臉,對他微笑,或者把他抱在膝蓋上,使他感到老師不是那么陌生,再和孩子說話時孩子的眼睛就敢看我了。孩子在我的`目光中讀到了親切和溫暖,和我建立起了信任,同時也學會了和我說話時的目光交流。
孩子在回答我的問題或者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某一件事情時,我總是做到很耐心地把他聽完,沒有特殊需要從來不打斷孩子的說話,也不在孩子說話時喝水或者做其他事情,總是蹲下身子眼睛看著他。班級中有個叫楠楠的孩子特別喜歡說話,每天都會來告訴我自己在家干嗎了,吃了什么,哪兒去玩了等等,每天聽他說話,有時候也會覺得煩,敷衍他一下,可是今天他跑來告訴我:“老師老師,我馬上過生日了,到時候請你去我家吃大蛋糕。”讓我覺得心底暖暖的,原來我在孩子心中的位置這么重要,同時也讓我覺得,聽孩子們訴說,其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很重要的事情。
聽是學習的精華,馬拉古茲的詩《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中就說到了:兒童是由一百種組成的,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我們就要近距離的去聆聽孩子的心聲,用適合他們的對話與他們交流,用心去接受每個孩子,去感悟每個孩子。
【《老師你在聽嗎》高中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03-01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02-26
《老師你在聽嗎》的教師讀后感10-03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范文10-23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范文10-30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范文06-29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范文01-25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400字10-24
《老師你在聽嗎》讀后感900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