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門捷列夫傳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 1
我久久難以忘懷門捷列夫的幾句名言:“科學的種子,它的果實,只給人民。”“一個人的成就是多少人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實驗和實踐,多么漂亮的理論都沒有用,不會被人接受;不被現實檢驗,就不會被認可。”“要給年輕人知識,給老年人愉悅,這才是科學的人文精神。”“人才來自于奮斗,天才也如此!”
俄羅斯民族的驕傲,大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年2月9日出生,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他喜歡收集標本,不斷地學習和探索,20歲與病魔戰斗,并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這種經歷為他以后不斷的研究,發現元素周期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轟動世界,振聾發聵,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大家都渴望成就,道路是曲折的,充滿艱辛,荊棘叢生,但我們用力量和知識來打敗它們。最好的法寶就是毅力。
半途而廢的人,成就是遙不可及的,我們要有為理想奮斗的毅力和熱情,才能持之以恒。在災難的壓制下,激發下,我們才渴望進步和發展,在有信仰的人心中,充滿著美好的信念,有一股強大的毅力,戰勝邪惡,而不至于被困難壓倒。遇到困難要越戰越勇,逆流而上,不要向困難低頭認輸,如果你認輸,一蹶不振,那么你就墮落和失敗了。困難就像彈簧,只有讓它向你認輸,你才能強大和成熟。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的規律,無疑是門捷列夫對化學甚至科學最大的貢獻,他的總結批判性地繼承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事實的分析,矯正和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即元素不論以單質還是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的化學物理性質,隨著它的原子量而變化,他把當時已知的60多種化學元素列成一個表格,將它們填入表格中,并留有空格,并預言了這些元素的存在,例如他預言了類似硼、鋁、硅等化學元素的存在,還有以后發現的鈧、鎵、鍺等。通過表格他指出,有些元素原子量測定的錯誤,而且他并沒有機械地去排列這些原子,而是根據化學規律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預言都被證實了,這轟動了科學界,為了紀念他,不忘記他的功績,將元素周期表命名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有很多科學家當時也在探索元素的規律,如德貝萊納和紐蘭茲,但由于沒有把所有元素都概況起來,他們的研究沒有任何進展,也不能分類元素。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門捷列夫在這條路上艱難的探索,他擔任化學課的副教授,講授化學基礎課,他在教學過程中考慮,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間有沒有規律?如果去發現未知的元素?這些問題當時還只是起步階段,各國化學家為了打開這個奧秘的大門,都進行了艱苦的奮斗和探索,雖然有些人已經在一定水平上闡述了元素的某些聯系,但還沒有概況所有的元素,因此還不能徹底而全面地分類。
他白天黑夜地研究探索,企圖找到元素的根本規律和聯系,每個元素都寫在小紙卡上,企圖捕捉元素的共性,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可他依舊不屈不撓,不灰心地研究下去。為了繼續開展實驗,他跑遍了整個歐洲,開始了國外考察的旅途,1859年他去德國海德堡學習深造,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學,使得他的功底更扎實了。1867年他參觀了法國,考察了德國和比利時的許多工廠和實驗室,眼界大開,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干,開闊了眼界,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他回到實驗室,繼續研究卡片紙元素,安裝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元素,但他發現,相近的元素化學性質不同,而化學性質相同的元素,又不相近,他緊張地研究著,因此而數次昏迷,經常眩暈。
最后終于在1869年2月19日,他總結了元素周期律。他還做了說明:元素的化學性質和原子量有周期性的關系,預測了一些元素的存在,判斷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不準確,之后,他的預言和判斷都得到了科學的驗證,轟動一時。他還在元素周期表中留了一些空格,這些元素有待發現,他的預言被法國化學家用光譜分析法找到了,并從礦石中提煉了出來,很多他預言的未知元素都被發現了。人們認識到:元素周期律是一個客觀規律,它為發現新元素,制造新材料,設計新產品提供了一個依據和規律,像一顆重炮彈在天空中炸響。門捷列夫的成就得到了人們高度的評價,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創造美好未來提供了指導。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 2
1867年,俄國彼德圣堡大學里來了一個年輕的化學教授,他就是門捷列夫。身為化學教授的門捷列夫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實驗室度過,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里。手里總捏著一副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不邀牌友,也不去上別人家的牌桌。
兩年后的一天,俄羅斯化學會專門邀請專家進行一次學術討論。學者們有的帶著論文,有的帶著樣品,只有門捷列夫兩手空空,學術討論進行了三天,三天來討論會場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只有門捷列夫一個人一直一言不發,只是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有時皺皺眉頭想想。
眼看討論就要結束了,主持人躬身說道:“門捷列夫先生,不知可有什么高見?”門捷列夫也不說話,起身走到桌子的中央,右手從口袋里取出,隨即一副 紙牌甩在桌子上,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門捷列夫愛玩紙牌,化學界的朋友已早有所聞,但總不至于鬧到這種地步,到這么嚴肅的場合來開玩笑吧?
只見門捷列夫將那一把亂紛紛的牌捏在手里,三下兩下便整理好,并一一亮給大家看。大家這時才發現這并不是一副普通的撲克,每張牌上寫的是一種元素 的名稱、性質、原子量等,共63張,代表著當時已發現的63種元素。更怪的是,這副牌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門捷列夫真不愧為玩紙牌的'老手,一會兒功夫就在桌子上列成一個牌陣:豎看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分別各一列,橫看那七種顏色的紙牌就像畫 出的光譜段,有規律地每隔七張就重復一次。然后門捷列夫口中念念有詞地講著每一個元素的性質,滾瓜爛熟,如數家寶。周圍的人都傻眼了。他們在實驗室里鉆了 十年、幾十年,想不到一個年輕人玩玩紙牌就能得出這番道理,要說不服氣吧,好象有理,要說真是這樣,又有些不甘心。
這時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門捷列夫的老師胡子氣得撅起來了,一拍桌子站起來,以師長的嚴厲聲調說道:“快收起你這套魔術吧,身為教授、科學家,不在 實驗室里老老實實地做實驗,卻異想天開,擺擺紙牌就要發現什么規律,這些元素難道就由你這樣隨便擺布嗎?……”老人越說越激動,一邊還收拾東西準備離去,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站起,這場討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門捷列夫堅信自己是對的,回家后繼續推著這副紙牌,遇到什么地方接連不上時,他就斷定還有新元素沒被發現,他就暫時補一張空牌,這樣他一口氣預言了11種未知元素,那副牌已是74張。這就是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在隨后的幾年中,門捷列夫預言的11種元素陸續被發現,乖乖地住進他的元素周期表,特別是后來發現的氦、氖、氬、氪、氙和氡又給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元素世界一目了然,它就像一幅大地圖,以后化學的研究就全靠這幅指南圖了。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門捷列夫傳讀后感10-23
門捷列夫名言02-24
岳飛傳讀后感《岳飛傳》讀后感09-24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6-12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4-25
《呼蘭河傳》讀后感 呼蘭河傳,讀后感11-14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范文06-19
名人傳讀后感 讀《名人傳》讀后感11-17
讀了名人傳的讀后感名人傳讀后感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