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 1
從這篇文章中,我學到的更多的是對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實驗研究活動。首先,因從現狀提出問題,在次文章中提出小學生音樂教育仍然側重于雙基教學,在音樂教學中較注重幼兒學唱歌,學樂器的能力,忽略了孩子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根據這個問題作者選擇了一定的實驗研究目標,并進行了各種教學策略:
1、在音畫合壁開拓音樂視野中運用了兩中策略:一個是在音畫轉換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二個是借助簡筆畫的翅膀,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2、在音語合壁把聲音變成音樂時,運用的策略是喚起共鳴,自由感受,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直觀激發,自由創作,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在實驗中,從兩個大的方面對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進行了策略的研究,并又根據一個課例活動針對幼兒想象能力進行了前測和后測的工作,并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
在實驗中,最讓我受到啟示的幾點是:
1、創造良好的音樂欣賞環境,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音樂;
2、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音樂欣賞教育應該遵循藝術本身規律,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重多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參與,體驗音樂,從而表達他們的獨創性,促進想象力和創造性能力的發展;
3、注重因材施教,有計劃地指導。由于年齡、智力發展等方面的原因,使幼兒在欣賞音樂中存在差異,這會造成他們對音樂的表現和感悟不太一樣,也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針對實際情況提出要求,隨時幫助他們感悟音樂。
4、因勢利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欣賞音樂不能只停留在音響的好聽與不好聽上,教師要因勢利導學生的審美情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用設問讓學生討論,或用色彩表現音樂,或用圖畫表現音樂等等。
《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 2
在《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的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音樂欣賞教育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過程中受到的主要啟示:
創造良好的音樂欣賞環境:音樂欣賞環境對小學生的音樂感知和理解有著重要影響。一個良好的音樂欣賞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使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音樂情境,或者設計律動動作來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情感。
因材施教: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智力發展存在差異,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音樂。
注重審美體驗:音樂欣賞教育應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音樂欣賞,體驗音樂的魅力,從而促進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能力的發展。
設問和討論: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或者讓學生用色彩或圖畫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和審美情感。
實驗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效果
實驗研究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包括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觀察法和經驗總結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研究者觀察了學生的反應和教學效果,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活動,最終構建了一套適用于小學音樂欣賞能力提升的教學模式。
實驗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理論意義在于探索出適合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填補欣賞教學中的空白。同時,本研究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欣賞水平提供了依據,有助于課程改革的進程。
實踐意義在于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通過反復聆聽和體驗,深化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體驗。此外,本研究還強調了音樂欣賞教學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高尚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相關文章:
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實驗研究讀后感03-16
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發展的行動研究總結范文09-21
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12-20
《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方法的研究》開題報告03-17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方法09-06
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08-21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09-28
怎么提高交流能力09-21
如何提高朗誦能力09-05
如何提高閱讀能力10-29